閒行偶兴

潮回两岸水为天,散步长堤思渺然。

幽渚自留孤鹤迹,短蓑尝恋白鸥眠。

山中共喜能逃病,世上谁为未了缘。

几度踏残双不借,任教人笑懒残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散步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首句“潮回两岸水为天”以潮水退去后两岸与天空相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开阔、宁静的氛围。次句“散步长堤思渺然”则表达了诗人漫步在长堤上时思绪飘远的情景。

接下来,“幽渚自留孤鹤迹,短蓑尝恋白鸥眠”两句,通过孤鹤和白鸥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淡泊。孤鹤与白鸥,都是象征高洁与自由的意象,诗人似乎在与这些自然界的生灵对话,表达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山中共喜能逃病,世上谁为未了缘”两句,将自然界的和谐与世间的纷扰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病痛与尘世烦恼的逃避,以及对纯净生活的追求。这里的“逃病”不仅指身体上的疾病,也暗含了对心灵解脱的渴望。

最后,“几度踏残双不借,任教人笑懒残禅”两句,以一种幽默而略带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坚持。即使被人误解为懒散,甚至嘲笑为“懒残禅”,他依然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内心的世界,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末僧人释通炯对于自然、生活和精神追求的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7)

释通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暮春喜晴

草青沙白竹林幽,杖锡行歌纵远游。

荒径湿云迷腊屐,小溪新水涨鱼舟。

花枝袅袅惊蝴蝶,荷叶团团起鹭鸥。

回首杳然尘世外,坐忘天地一蜉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肤功雅奏图

破虏曾惊出塞年,玺书频沐圣恩偏。

多时久蕴安邦策,此日无劳下濑船。

勋业曾归萧相后,壮图应占祖生先。

名标画阁畴堪并,入望高淩五色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悔庵

支公幽事更如何,十载冥心在薜萝。

法演青莲应自得,诗传白雪许谁过。

名山历历空陈迹,尘海茫茫促逝波。

贫病几时同一笑,东林禅客已无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采石谒李祠题峨嵋亭

江南雨过群峰青,沙边兰桨时一停。

青莲居士不可见,千秋空有峨嵋亭。

峨嵋山月还依旧,昔年曾照樽中酒。

为问骑鲸飞上天,不知更落人间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