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何年鸾尾坠清虚”以神话传说起笔,暗示了水竹居的来历不凡,可能曾是仙物所化。"鸾尾"通常指仙鹤的尾羽,这里象征着高洁之物融入人间。
次句“化作人间水竹居”进一步点明了居所的特质,是清雅的竹林住所,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有客到门来得得",描绘了来访者稀少而悠闲的场景,"一心咒笋长徐徐"则表达了诗人对竹笋生长的关心和期待,寓含了对自然节奏的欣赏。
"梢新幸喜无人剪,发短何堪对汝梳",诗人庆幸竹子未经修剪,保持了自然状态,同时也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无法像年轻时那样打理竹枝。这里借物抒怀,流露出岁月沧桑之感。
最后两句“安得霜竿落吾手,扁舟南去老桐庐”,诗人渴望能亲手料理这片竹林,过上如陶渊明般在桐庐江畔悠然垂钓的生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写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