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甲子兰记(其一)》由清代诗人萧竹所作,描绘了一次秋季的山林之旅,诗人漫步于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诗中以“遨游台地已三秋”开篇,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秋季的台地,给人以凉爽与丰收之感。接着,“觅尽山川何处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探索与追求,山川之间,每一处都可能藏着令人心动的景致。
“步向兰中寻一吉”一句,将视线聚焦于兰花之中,兰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与美好,诗人在这里寻找的“一吉”,既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寻。最后,“罗纹交贵水缠流”,描绘了水流与纹理交织的景象,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而“罗纹交贵”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丰富性,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