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陈宪大夫挽词二首(其二)

五月扁舟忆过门,哀怜逐客为招魂。

开樽不惜清泉洁,挥汗相看白雨翻。

病起清言惊苦瘦,归休尺牍尚相存。

秋风洒涕松楸外,谈笑犹疑对竹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临川陈宪大夫挽词二首》中的第二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联“五月扁舟忆过门,哀怜逐客为招魂”,以五月时节的扁舟为引子,回忆起与逝者相遇的情景,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怜与怀念,仿佛在为逝者招魂,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思。

颔联“开樽不惜清泉洁,挥汗相看白雨翻”,描述了诗人与逝者相聚时的场景,开樽畅饮,不吝惜清澈的泉水,挥汗如雨,却能欣赏到白雨翻腾的壮观景象,这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寓含了生命短暂而美好的哲理。

颈联“病起清言惊苦瘦,归休尺牍尚相存”,转而描写逝者生前的状况,病中仍能进行清谈,令人感叹其身体的消瘦,但即便逝去,留下的尺牍(书信)依然存在,表达了对逝者精神与记忆的珍视。

尾联“秋风洒涕松楸外,谈笑犹疑对竹轩”,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秋风吹过,诗人不禁洒下泪水,仿佛在松楸(墓地)之外感伤,虽然逝者已逝,但谈笑声似乎还能在竹轩(象征逝者居所或精神家园)中回响,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与不舍,以及对逝者精神世界的向往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友情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孔毅父封君挽词二首(其二)

别日笑言重,归来药饵忧。

钟歌掩不试,贝叶乱谁收。

恨极囊封在,情多垄木稠。

埋文应自作,一一记徽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上高息轩起亭二绝(其二)

溪父起收罾下鲤,山翁起卖焙中茶。

长官亦与人俱起,笑拥黄紬放早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病中贾大夫相访因游中宫僧舍二首(其二)

东邻修竹野僧家,乱柳枯桑一径斜。

逐客惯曾迂短策,使君何事驻高牙。

萧条已似连村坞,邂逅应容设晚茶。

惭愧病夫无气力,隔墙空听吏兵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幽兰花(其二)

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

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