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珠诗

盘龙洞口双蛾翠,玉唾流香脂粉腻。

三斛明珠艳质归,千重锦障秋波媚。

玉笛声寒响断云,凰钗蛟佩舞明君。

光生凤蜡春厨煖,香屑龙炉夜阁熏。

曲曲莺喉歌懊恼,红颜不向青铜老。

宝砌苔痕蚀百花,名园梓泽生秋草。

一死难酬卫尉恩,鬓云斜坠玉钩翻。

碧莎黄土碎香骨,朱楼白日啼妖魂。

涧中金水流呜咽,半寸珊瑚千点血。

麝气春凝柳絮风,佩声夜泣梨花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绿珠诗》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描绘了一位名为绿珠的女子的凄美命运。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绿珠的美貌与才情,以及她最终因难酬卫尉之恩而选择自尽的悲剧结局。

首句“盘龙洞口双蛾翠”,以盘龙洞为背景,用“双蛾翠”形容绿珠的双眉如翠色般美丽,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清丽的氛围。接着,“玉唾流香脂粉腻”一句,通过比喻绿珠的唾液如同玉液,散发着香气,脂粉则显得细腻滑腻,进一步凸显了她的温婉与高雅。

“三斛明珠艳质归,千重锦障秋波媚”两句,将绿珠比作拥有三斛明珠般艳丽的质朴,其眼波流转间,仿佛千重锦障般迷人,形象地描绘了她的绝世容颜和动人魅力。

“玉笛声寒响断云,凰钗蛟佩舞明君”描绘了绿珠的音乐才华和服饰之美,玉笛声在寒冷的空气中回响,如同断云般悠远,凰钗蛟佩在明君面前翩翩起舞,展现出她的高贵与灵动。

“光生凤蜡春厨煖,香屑龙炉夜阁熏”则通过灯火与香烟的描写,渲染了绿珠生活中的温馨与奢华,同时也暗示了她生活的短暂与美好。

“曲曲莺喉歌懊恼,红颜不向青铜老”表达了绿珠内心的哀愁与无奈,即使红颜未老,却已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最终只能以歌声表达内心的痛苦。

“宝砌苔痕蚀百花,名园梓泽生秋草”描述了绿珠逝去后,曾经繁华的名园变得荒凉,象征着她的生命虽短,却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死难酬卫尉恩,鬓云斜坠玉钩翻”点明了绿珠选择自尽的原因,是为了报答卫尉的恩情,这一举动更加深了她的悲剧色彩。

“碧莎黄土碎香骨,朱楼白日啼妖魂”描绘了绿珠死后的情景,碧莎覆盖着黄土,香骨被岁月侵蚀,朱楼在白日下传来她的幽怨之魂的啼哭,充满了凄凉与哀伤。

最后,“涧中金水流呜咽,半寸珊瑚千点血”以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绿珠的死亡,金水在山涧中呜咽,珊瑚碎片上洒满了鲜血,形象地表现了她的死状之惨烈。

整首诗通过对绿珠生前后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她的美丽与才华,更深刻揭示了她命运的悲惨与无奈,表达了对这位古代女性的同情与敬仰。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闺人答轻薄少年

妾本燕赵姿,委身事君子。

忆昔深闺私语时,指天誓日同生死。

一朝执戟赴长安,彼此恩情隔万山。

经年去住无消息,何处留连不肯还。

闻君日日耽游冶,蹴鞠斗鸡兼走马。

醉里常抛金弹丸,狂来碎却珊瑚把。

自矜豪俊又繁华,百万黄金散狭邪。

昨宵赵女颜如玉,今日燕姬色似花。

如花似玉争歌舞,欢娱岂识凄凉苦。

楼上朝朝望白云,枕边夜夜啼红雨。

流年青鬓叹蹉跎,冷落深闺可奈何。

捲帘忽听莺声老,又是春光一度过。

形式: 古风

王震甫以王叔明山水见贻答谢

王生嗜古元成癖,古今图画如山积。

壁上时时烟雾飞,案头隐隐生泉石。

吾闻胜国有王蒙,丹青绰有巨然风。

幽溪细路已盘曲,烟岚树木何菁葱。

此图珍秘几年所,廉者不求贪不与。

知余夙有卧游情,一旦披图便相许。

奚奴捧送神飞翻,山斋赏鉴忘朝餐。

焚香再拜谢君赐,照乘明珠未是恩。

形式: 古风

题宾月楼空江秋笛二卷后

爨下有焦桐,柯亭有枯竹。

何期得遇蔡中郎,一取为琴一为笛。

中郎已死知音稀,每有奇物谁能知。

汨没泥沙弃水火,令人往往心伤悲。

国初至今二百载,其人与骨今安在。

二图沦落在人间,墨迹依稀犹未改。

吾乡陈伯炜、郑浮丘,两人前辈称风流。

坐宾楼上三更月,吹笛空江万籁秋。

名公诗句题应遍,画图潇洒尤堪羡。

恍若笛声江上闻,尚疑月色楼头见。

当年弃置废簏中,蠹鱼蚀尽尘埃蒙。

余偶得之发大叫,心颜怡悦开双瞳。

吁嗟乎,奇物显晦自有数,岂但柯亭之竹峄山桐。

形式: 古风

赠歌者

习家池上春昼长,主人爱客飞羽觞。

梨园子弟纷成行,少年白晰称陈郎。

何晏之粉荀令香,技掩秦青音绕梁。

翩翩广袖能回翔,脩眉高髻内家妆。

月中一曲舞霓裳,轻敲檀板按宫商。

顿令四座生辉光,苏州刺史空断肠。

奈何与子非一乡,安得相从乐未央。

人生及时须徜徉,莫令两鬓生秋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