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
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
祭祠结云绮,游陌拥香车。
惆怅田郎去,原回烟树斜。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和人们的活动。"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表达了在这个季节里,每个家庭都在庆祝春天的到来,而春天则象征着新的生命和希望。接着的两句"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其中“榆柳”指的是榆树和柳树,它们在清明时节开始生长发芽,而“梧桐今日花”则写出了梧桐花在这一天盛开的景象。
诗人通过"祭祠结云绮,游陌拥香车"表达了人们在这个季节进行宗族祭祀和户外活动的情形,其中"祭祠"是指对祖先的祭拜,而"结云绮"则暗示着这些活动中所用的装饰品或物资;而"游陌拥香车"则描写了人们在田野间散步,享受花香,驾乘华丽的马车的情景。
最后两句"惆怅田郎去,原回烟树斜"流露出诗人对离别和时间流逝的感慨。"田郎"可能指的是田彻,这里表达了对他离去的不舍,而"原回烟树斞"则是对他离开后自然景色变化的描写,"烟树斜"表现出一种淡远和迷离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明时节的景物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生命更新以及个人离别的情感体验。
不详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宋玉本悲秋,今朝更上楼。
清波城下去,此意重悠悠。
晚菊临杯思,寒山满郡愁。
故关非内地,一为汉家羞。
君家一箸万钱?,分我银丝侑客欢。
芳饵得来珍丙穴,金刀落处照辛盘。
腹空羞迫诗肩瘦,鳞活能生酒面寒。
玉手行厨如许巧,说教鱼婢学应难。
绮陌尘香曙色分,碧山如画又逢君。
蛟藏秋月一片水,骥锁晴空千尺云。
戚里旧知何驸马,诗家今得鲍参军。
阳和本是烟霄曲,须向花间次第闻。
芳时碧落心应断,今日清词事不同。
瑶草秋残仙圃在,綵云天远凤楼空。
晴花煖送金羁影,凉叶寒生玉簟风。
长得闻诗欢自足,会看春露湿兰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