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菊轩

一轩高为黄花设,富拟人间万石君。

佳本尽从方外得,异香多在月中闻。

引泉北涧分清露,开径南山破白云。

此意欲为知者道,陶翁犹自未离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这轩舍高高设立,只为黄花而设,其豪奢程度可比人间万石之富翁。
珍稀的好品种都来自世外之地,奇异的香气常常在月光下飘散。
引来山泉,涧水清澈如露,开辟山路,直通南山,白云为之破开。
我想要分享这份心意,但像陶渊明那样超脱尘世的人还未完全脱离人群。

注释

一轩:轩舍。
高为:设立得高。
黄花:菊花。
设:设立。
富拟:比得上。
人间:人世间。
万石君:拥有大量财富的人。
佳本:珍贵的品种。
尽从:都来自。
方外:世俗之外,指远方或隐秘之处。
得:获得。
异香:奇异的香气。
月中:月光下。
引泉:引来泉水。
北涧:北边的山涧。
分清露:分出清澈的露水。
开径:开辟道路。
南山:南面的山。
破白云:穿透白云。
此意:这份心意。
欲为:想要。
知者:理解的人。
道:分享。
陶翁:陶渊明。
犹自:仍然。
未离群:没有完全脱离人群。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万菊轩》。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咏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诗句。

"一轩高为黄花设,富拟人间万石君。"

这里描绘的是作者在一个高耸的地方,为黄色的花朵布置了一番,或许是为了纪念某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万石君。这两行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人物的崇敬之情。

"佳本尽从方外得,异香多在月中闻。"

诗人提到好的书籍和知识都来自远方,而那独特的花香常在夜晚月光下弥漫。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对知识和美好事物追求的心境,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雅致。

"引泉北涧分清露,开径南山破白云。"

这里描绘的是作者如何引导泉水流向北面的溪谷,让清澈的水珠四散,又如何在南山开辟出一条小道,穿透那厚重的白云。这两句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以及他对自然力量的驾驭。

"此意欲为知者道,陶翁犹自未离群。"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想要将这份心情诉说给能够理解的人,而自己仍然沉浸在这种诗意盎然的环境中,与周围的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这也隐含着对生活和人世间的某种超脱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花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他与大自然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韩干马

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

此画此诗真已矣,人间驽骥漫争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煮菜赠包安静先生

野菜此出珍又珍,送与西邻病酒人。

便须起来和热吃,不消洗面裹头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沿流馆中得二绝句(其一)

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

千载断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沿流馆中得二绝句(其二)

李白当年流夜郎,中原无复汉文章。

纳官赎罪人何在?壮士悲歌泪万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