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社图

典午山河将欲晚,为米折腰贤士懒。

伤哉侍中□富贵,□□蔑如事闲散。

先生晋代名臣孙,遥遥华冑为清门。

虽官彭泽绾印绶,岂若栗里娱琴尊。

归去来辞写胸臆,便买兰舟寻旧宅。

五株绿柳摇春光,三径黄花艳秋色。

鸣鸡吠犬开柴扉,林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陶渊明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典午山河将欲晚”,以山河渐晚之景,暗喻时光流逝,引出对人生价值的深思。接着,“为米折腰贤士懒”一句,既是对当时社会中为生计奔波的贤士们的感慨,也体现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格。

“伤哉侍中□富贵,□□蔑如事闲散”两句,通过对比侍中的富贵生活与陶渊明的闲散自得,表达了对陶渊明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赞赏。接下来,“先生晋代名臣孙,遥遥华冑为清门”赞美了陶渊明作为名臣之后裔,却选择了清贫的生活道路,彰显其人格魅力。

“虽官彭泽绾印绶,岂若栗里娱琴尊”对比了陶渊明在彭泽县令职位上的官场生活与在栗里(即庐山)弹琴自娱的自由自在,突出了他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远胜于物质地位的重视。

“归去来辞写胸臆,便买兰舟寻旧宅”描绘了陶渊明写下《归去来兮辞》后,决定离开官场,回归自然,寻找自己的心灵家园。这一举动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决绝。

“五株绿柳摇春光,三径黄花艳秋色”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展现了陶渊明归隐后的田园生活之美,春日绿柳轻摇,秋日黄花烂漫,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鸣鸡吠犬开柴扉,林风□□□□□”则以鸡鸣犬吠、柴扉开启、林风拂面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宁静与祥和,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品格的高尚与对自然的热爱,也传达了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鹤图

昔闻王猷曾爱竹,竹有清标断尘俗。

移居随处旋添种,珍重不殊金与玉。

又闻卫公曾爱鹤,往往重□轻食禄。

宠之致使鹤乘轩,驯养尚言心未足。

竹与鹤兮何处无,老眼见此竹鹤图。

娟娟翠琅玕,梃梃青珊瑚。

风生声琮琤,月来影扶疏。

长竿未肯归钓徒,九苞屡集丹凤雏。

夷齐有德德不孤,至今高节留江湖。

毰毸双胎仙,生长由青田。

乘风若骐骥,驾驭从神仙。

玄裳丹顶性最洁,九皋一唳声闻天。

浮丘载入相经内,形模变化踰千年。

竹岂凡木同,鹤非凡鸟比。

卫武诗不咏,薛稷兴无已。

人间至清物,披对心欣喜。

挥毫勉赋竹鹤歌,歌□不入词人耳。

形式: 古风

寿得玉字

梅舍顾君诚右族,六旬享有康宁福。

堂前甘旨□敬奉,庭下芝兰吐芬馥。

碧落初生老人见,瑶池又报蟠桃熟。

驾鹤仙来祝寿龄,尊前一笑颜如玉。

形式: 古风

松坡许原望

古松移自徂徕嶂,种向君家玉坡上。

频年养成合抱材,高拂云霄势相望。

花飘金粉满地香,扫花酿酒为琼浆。

长镵□荼不可计,石火夜煮充饥肠。

清风萧萧四时起,灵籁入帘和绿绮。

水纹簟席眠不得,两耳尘埃一时洗。

庄椿八千多寿龄,傲吏载入南华经。

大夫荣封独此树,颜色不改长青青。

形式: 古风

送友还云南

刘君派出西江水,父祖宦游千万里。

即今寄籍居溟南,不尚豪华尚诗礼。

青年风采玉雪肤,江山览遍来姑苏。

衒奇岂□宝奇货,贳酒何曾交酒徒。

吴趋坊里南州老,龙钟日把蓬门扫。

家僮忽报车马来,荆州识后心倾倒。

月□煮坐留片时,袖出巨卷求声诗。

江山清趣富题咏,浅薄愧乏琼瑶词。

多君清淑种来久,瑞凤祥麟世稀有。

男儿自古志四方,传得香名满人口。

天风猎猎吹綵旌,剑佩三尺苍龙精。

才高莫继子长述,献策好去登蓬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