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其七)

夭夭桃李花,灼灼春山道。

西风一夕起,零落同衰草。

岂不恋芳华,嗟哉秋已老。

自非松与柏,憔悴谁能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桃花和李花在春天盛开的美景,以及它们在西风一夜后凋零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盛衰更替。诗人通过“夭夭桃李花,灼灼春山道”这两句,以“夭夭”形容桃花的娇嫩,“灼灼”描绘李花的鲜艳,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日画卷。接着,“西风一夕起,零落同衰草”则转折描绘了自然界的无情,即使是最美的花朵也无法逃脱季节更迭的命运,最终如同衰败的草木一样零落。

“岂不恋芳华,嗟哉秋已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即便花朵不愿意离开这美丽的春天,但秋天的到来却无可避免地宣告了这一切的终结。最后,“自非松与柏,憔悴谁能保”将话题引向了常青的松柏,暗示只有像松柏那样坚韧不拔的事物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保持其风貌,而其他生命则难免会经历岁月的侵蚀和衰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兴(其八)

徘徊衡门下,独处无与邻。

登高望故原,倏已秋非春。

萧艾被崇冈,兰玉蔽荆榛。

岂不怀君子,欲往道无因。

天运既如此,已矣勿复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杂记八首(其一)

茅斋近接野人庐,竹径松阴十亩馀。

巢鹤数声清梦晓,碧桃花下检丹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杂记八首(其二)

会仙桥西多酒家,日浇溪水酿松花。

山深客少无人贳,共酌茅堂对月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杂记八首(其三)

宿雨山中睡起迟,看花偶过白莲池。

朱明道士迎余笑,昨夜南岩长紫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