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著紫袈裟名已贵,吟红菡萏价兼高。
秋风曾忆西游处,门对平湖满白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名为《寄怀曾口寺文英大师》。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厚情感和对佛法的崇敬之心。
“著紫袈裟名已贵,吟红菡萏价兼高。” 这两句表达了对僧侣修行成就的赞美和对他们所持咒语价值的认同。紫袈裟象征着佛教僧人的尊贵身份,而“吟红菡萏”则是指僧人诵读佛经,红色可能暗示了佛经的珍贵与神圣。
“秋风曾忆西游处,门对平湖满白涛。” 这两句通过秋风引起的怀念和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个地方或情感的深切回忆。这里的“西游”可能是指佛教徒到印度去寻求佛法的典故,而“门对平湖满白涛”则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明。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和他们修行场所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以及个人的精神追求。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人间近遇风骚匠,鸟外曾逢心印师。
除此二门无别妙,水边松下独寻思。
江头默想坐禅峰,白石山前万丈空。
山下猎人应不到,雪深花鹿在庵中。
万重千叠红霞嶂,夜烛朝香白石龛。
常寄溪窗凭危槛,看经影落古龙潭。
僧外闲吟乐最清,年登八十丧南荆。
风骚作者为商确,道去碧云争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