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采桑子

凌波台畔花如剪,几点吴霜。烟淡云黄。

东阁何人见晚妆。江南春近书千里,谁寄清香。

别墅横塘。鼓角声中又夕阳。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翻译

凌波台上花如精心剪裁,几点吴地秋霜。轻烟淡云笼罩。
东阁有谁看见傍晚的妆容?江南春天将近,书信千里迢迢,谁能寄来芬芳的气息。
别墅临近横塘,鼓角声中夕阳西下。

注释

凌波台:泛指水边的高台,这里可能指的是观赏水面景色的地方。
吴霜:吴地的秋霜,代指秋天,也暗示了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
东阁:古代官署中的东侧厅堂,此处可能指代某人的居所或宴请之地。
清香:芬芳的香气,代指书信中的问候或情感寄托。
别墅:私人住宅,通常环境优美,与城市生活相对独立。
横塘:地名,也可能指代水边的村庄或景观,与别墅相邻。
鼓角声:战鼓和号角的声音,可能象征着时光流逝或战争氛围。
夕阳:日落时分,象征一天的结束和夜晚的来临,也暗含时光荏苒之意。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方干的作品,名为《丑奴儿·采桑子》。方干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而这首诗则体现了他对春日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寄托。

“凌波台畔花如剪,几点吴霜。”这里运用了鲜明的比喻,将花瓣比作精美的剪纸,既形容了花的轻盈,也暗示了春日的清新。吴霜指的是细小的露珠,这里以“几点”来形容,其实是对春天微妙气氛的捕捉。

“烟淡云黄。”此句描绘出一幅春日的柔和景象,烟与云交织在一起,色彩温润,给人一种舒缓宁静的感觉。

“东阁何人见晚妆。”这里诗人通过设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那个能够欣赏到如此美好春光的人的向往。晚妆通常指的是女子出门前最后的装扮,这里则象征着自然界在春天的最终装饰。

“江南春近书千里,谁寄清香。”诗人想象着远方的亲朋好友,在这美好的春日里,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清新的气息。这里的“书”字暗示了书信,即通过文字来传递情感和信息。

“别墅横塘。”此句描写了一种宁静闲适的田园风光,别墅指的是乡间的小屋,而横塘则是小路,这里构建出一幅平淡却自在的生活图景。

“鼓角声中又夕阳。”最后一句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将军事的鼓角声与和煦的夕阳相对置,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争气氛与和平生活之间矛盾的情感,也许在表达一种希望能够远离战乱,享受简单而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心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与和平之间选择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3)

方千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丹凤吟

宛转回肠离绪,懒倚危栏,愁登高阁。

相思何处,人在绣帏罗幕。

芳年艳齿,枉消虚过,会合丝轻,因缘蝉薄。

暗想飞云骤雨,雾隔烟遮,相去还是天角。

怅望不将梦到,素书谩说波浪恶。

纵有青青发,渐吴霜妆点,容易凋铄。

欢期何晚,忽忽坐惊摇落。

顾影无言,清泪湿、但丝丝盈握。

染斑客袖,归日须问著。

形式: 词牌: 丹凤吟

六么令

照人明艳,肌雪消繁燠。

娇云慢垂柔领,绀发浓于沐。

微晕红潮一线,拂拂桃腮熟。群芳难逐。

天香国艳,试比春兰共秋菊。

当时相见恨晚,彼此萦心目。

别后空忆仙姿,路隔吹箫玉。

何处栏干十二,缥缈阳台曲。佳期重卜。

都将离恨,拼与尊前细留嘱。

形式: 词牌: 六幺令

六丑

看流莺度柳,似急响、金梭飞掷。

护巢占泥,翩翩飞燕翼。昨梦前迹。

暗数欢娱处,艳花幽草,纵冶游南国。

芳心荡漾如波泽。系马青门,停车紫陌。

年华转头堪惜。奈离襟别袂,容易疏隔。人间春寂。

谩云容暮碧。远水沈双鲤、无信息。天涯渐老羁客。

叹良宵漏断,独眠愁极。吴霜皎、半侵华帻。

谁复省十载,匀香晕粉,髻倾鬟侧。

相思意、不离潮汐。想旧家、接酒巡歌计,今难再得。

形式: 词牌: 六丑

少年游(其一)

丹青闲展小屏山。香烬一丝寒。

织锦回纹,生绡红泪,不语自羞看。

相思念远关河隔,终日望征鞍。

不识单栖,忍教良夜,魂梦觅长安。

形式: 词牌: 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