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其十一)

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

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

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

修鍊真堪惜,疏慵有顺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深藏不露,巧妙与笨拙都包含其中。
最高真理寓于历史回顾中,周全之道隐藏着神圣的智慧。
清朗的天空本无固定属性,浑浊的大地却始终相互依赖。
修炼实为珍贵,但懒散也自有其顺应之道。

注释

伏藏:深藏不露。
巧拙:巧妙与笨拙。
兼非:都包含。
至道:最高真理。
光怀古:寓于历史回顾中。
周通:周全之道。
隐圣机:隐藏着神圣的智慧。
清天:清朗的天空。
何物性:本无固定属性。
浊地:浑浊的大地。
相依:相互依赖。
修鍊:修炼。
真堪惜:实为珍贵。
疏慵:懒散。
顺违:顺应之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赵炅的作品,名为《逍遥咏(其十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探讨宇宙万物和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

“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这两句表达了一个哲学思想,即天地间的真理或道德往往隐而不显,而世人的才智高低、技艺精粗并不能完全揭示这一真理。

“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诗人提到“至道”即最高的道理,这一道理虽然明亮,却又似乎与历史悠久的智慧相连,而“周通”则是指广博无边的理解和洞察力。这里强调了对传统文化和深邃智慧的尊重与追求。

“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这两句诗表达了宇宙间的清洁之物(如天)与混沌之物(如地)的关系。天地之间虽有区别,但它们却是相互依存、共存共荣的。

“修鍊真堪惜,疏慵有顺违。”最后两句诗则转向个人修养的层面。“修鍊”指的是通过苦练来锻炼自身,“真堪惜”意味着珍视和保护内在的真实与纯净。而“疏慵有顺违”则表达了对于外界事物应对时的态度,既要有适当的放松(疏慵),又要能够顺应自然规律而不违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宇宙、道德和个人修养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20)

赵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逍遥咏(其十)

千年福寿自由人,万象星罗仰在身。

宝马不教龟鳖乳,嘉禾须问谷田神。

根株种植华池内,药鼎煎催运火匀。

混沌分来皆是道,二仪交感八方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逍遥咏(其十七)

真空修鍊永长年,不识还丹在眼前。

一得清来光宇宙,千朝须是用烹煎。

人间天上分明录,汞里花开岂偶然。

达取但教依理路,勿贪世利误周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逍遥咏(其二十)

一受诸同气,熙和理道平。

乘云无滞碍,大树种而生。

尘垢勿教染,江河顺不争。

机智潜弃用,方显贵佳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逍遥咏(其十五)

流砂一味细堪观,万象笼罗几百般。

须向铅中相假合,分成鼎内见其端。

烟霞聚散归深谷,水火相逢不用乾。

养就大还升世界,月宫乞取桂花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