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哀

阴阳失常度,水旱互为灾。

岁暮不成耕,闾里自相哀。

相哀竟何奈,田亩弃污莱。

欲行关租急,欲居兵赋催。

同知罗忧患,谁复念婴孩。

往往遗渠沟,顾之泪如颓。

国庾须积粟,国帑须羡财。

大臣职富国,尔命自宜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农哀》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深刻描绘了古代社会中农民生活困苦、国家财政压力与官员责任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句“阴阳失常度,水旱互为灾”揭示了自然环境的不稳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暗示了天灾人祸交织的背景。接着,“岁暮不成耕,闾里自相哀”描述了年末时节,因自然灾害导致无法耕种,邻里间相互哀怜的情景,体现了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和无助。

“相哀竟何奈,田亩弃污莱”进一步展现了农民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他们被迫放弃耕种,土地荒芜,生活更加艰难。随后,“欲行关租急,欲居兵赋催”揭示了政府税收的压力,农民不仅要应对自然灾害,还要承受沉重的赋税负担,生活雪上加霜。

“同知罗忧患,谁复念婴孩”表达了对儿童命运的关注,指出在普遍的苦难中,孩子们的生活尤为脆弱,缺乏关爱和保护。最后,“往往遗渠沟,顾之泪如颓”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绝望中留下的泪水,反映了社会的普遍悲惨境况。

“国庾须积粟,国帑须羡财”强调了国家粮食储备和财政的重要性,呼吁加强国家的经济基础建设。“大臣职富国,尔命自宜哉”则提出了对官员的责任期望,希望他们能尽职尽责,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富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农民生活的苦难、国家财政的压力以及对官员责任的期待,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赠别长安妓蔡娇

玳筵银烛彻宵明,白玉佳人唱渭城。

更尽一杯须起舞,关河秋月不胜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宿乌沙

朝离巴陵岸,暮投乌沙汀。

大江屡回环,反顾犹洞庭。

月色夺暗日,舟人各宵征。

东南浮云际,极望都冥冥。

不辨水与天,高低皆见星。

分明银河流,来与江汉并。

安得数尺槎,漂然向天庭。

形式: 古风

读列子赠几太博胜之殿丞君章监丞

五岳穷云霓,沧海不可游。

玉台焜朝日,珠华媚飞虬。

飘飖群仙子,来往何其稠。

咫尺视千里,俯仰移九秋。

潮波有时起,势若空中浮。

禺彊受帝命,巨鳌举其头。

迩来百万祀,无复迁播忧。

龙伯何为者,修干曳长钩。

不知意谁憾,似与鳌为仇。

六鳞既潜举,二山忽飘流。

众真失其常,荡析不自谋。

孰云飞升乐,奔迫良可愁。

盈虚诚难必,藏壑有亡舟。

至人纵大观,夷险固悠悠。

如闻帝凭怒,侵减龙伯俦。

且欲招群仙,复还故时丘。

勉哉凌云迹,永谢北极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回风馆

殿翼翔空直,楼阴蔽日宽。

风声弥玉宇,仙术废冰丸。

老桧频成籁,相乌不定竿。

世人惊未到,六月尚清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