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仙室

巉岩空洞本天裁,石室分明翠积堆。

似兽胜形从地起,如盘孔穴向明开。

玉龙得雨腾霄去,杵臼浮烟饭佛来。

游遍金莲回首处,石床犹染药炉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袁宗与的《玲珑仙室》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奇观图。诗中以“巉岩空洞本天裁”开篇,巧妙地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比作天然的雕刻艺术,展现出一种宏伟而神秘的自然景观。接着,“石室分明翠积堆”一句,通过“翠积堆”这一形象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岩石的色彩丰富,更赋予了其层次感和立体感,仿佛翠绿的宝石堆积而成的石室。

“似兽胜形从地起,如盘孔穴向明开”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岩石的形状比作从地面上生长出的怪兽,或是如同盘子般具有孔穴的奇特构造,这些形象生动的描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自然世界之中。

“玉龙得雨腾霄去,杵臼浮烟饭佛来”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玉龙在雨后腾空而去,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而“杵臼浮烟饭佛来”,则以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描绘了自然与宗教的和谐共存,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慰藉。

最后,“游遍金莲回首处,石床犹染药炉灰”以游人的视角结束全诗,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金莲,既可理解为自然中的花朵,也可象征着生命之花,而石床上的药炉灰,则可能寓意着自然与人类生活中的某种联系或转化,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类情感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

袁宗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淮上楼有怀

泽国层台缥缈悬,物华王气迥堪怜。

浦梅映雪微涵月,岸柳垂堤半带烟。

汴口楼船悲昔日,客中风土怅流年。

长江不见乘槎使,极目天南独怆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元日陈我度侍御枉顾赋谢

元日初开曙色新,欢传骢马问荆榛。

干旌特壮前楹色,绣斧光生短壑春。

岭峤风烟清揽辔,中原豺虎避埋轮。

自怜久傍袁安卧,拥彗空惭拜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张莱溪学宪过访留酌

背郭幽栖洽隐沦,衡门长日断嚣尘。

何期秉宪台中客,来问持竿濮上人。

盘荐青蔬抽近圃,墙过浊酒是东邻。

不缘大雅思论旧,那得披襟共任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少司马王公赴任留都

画省尚书重,留都北斗边。

九霄新斧钺,八座旧神仙。

名姓填金日,声华曳履年。

东山今再起,属望谢公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