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海螺岩谒澹归禅师塔

孤峰巨石如巨屋,雨脚云头互翻覆。

海螺脱壳还太虚,五丁凿破混沌腹。

何人窣堵居中间,澹公白骨归空山。

天荒地老陵谷变,一道灵光长自閒。

忆昔崧台侍欢宴,耳边闻有金台谏。

手持白简批龙鳞,相公击出文华殿。

殿前贵人侧目看,大臣小臣心胆寒。

直道难容柳下惠,赤心剖出生比干。

一朝弓剑随龙去,天子蒙尘臣谪戍。

舍身许作寺家奴,孔孟伊周留不住。

雷峰老人双眼明,杀人活人不转睛。

浩气销磨客气死,长老峰头笑一声。

笑声落在黄金地,山魈木客争回避。

十方龙象一齐来,百万人天纷布施。

山前山后天雨花,苍松翠柏浑一家。

老人入山鼓掌笑,此地不愧名丹霞。

顽石点头不解语,澹公领话频频举。

感激雄州陆大夫,两人合作一枝柱。

宾中有主主中宾,卸担何曾见一人。

平湖路上翻跟斗,螺峰归去密藏身。

藏身何处无踪迹,寻师记得三生石。

绝顶浮图舍利辉,帝珠交映千山色。

澹公澹公将无同,相随去也空合空。

石龛紧闭未岑寂,隔江更有天然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螺岩的壮丽景色与禅师澹归的超凡境界。诗中以孤峰巨石、雨脚云头、海螺脱壳等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氛围。诗人通过“天荒地老陵谷变”、“雷峰老人双眼明”等描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主题。

“手持白简批龙鳞,相公击出文华殿”一句,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正直之士的颂扬和对权贵的讽刺。接着,“一朝弓剑随龙去,天子蒙尘臣谪戍”,描绘了政治风云变幻,正直之士遭受贬谪的悲剧。最后,“老人入山鼓掌笑,此地不愧名丹霞”,表达了对澹归禅师超然物外、笑对人生的态度的赞美。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学的特色。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九译禅友还里葬母兼订重来之约

年过三十不闻道,少壮蹉跎忽复老。

善哉之子正当时,出世不迟还不早。

生来十八解破家,自笑平生白鼻騧。

儒门澹薄收不起,章逢换取僧袈裟。

昨日潘生今九译,梵语华言明历历。

翻成一藏碗脱丘,此土西天浑不识。

东林老僧老古锥,被他唤作阿阇黎。

相逢有口但挂壁,喃喃作白称毗尼。

毗尼不入丹霞耳,未能免俗聊尔尔。

等閒拈出衣中珠,贫儿暴富还乡里。

还乡生计当何如,杯棬有恨徒区区。

荆棘丛中问封树,烟霞堆里待安居。

安居乃在夏三月,春寒过眼成炎热。

中閒冷煖谁得知,待子重来为子说。

形式: 古风

戏赠埽雪童子

主人运笔如运帚,纵横阖辟应心手。

痴奴运帚如运斤,旋风落地飏轻尘。

人生贵贱各有务,莫笑痴奴无用处。

昨夜三更风打门,雪花欺我衣裳单。

袖中两手冻欲裂,朝来作字成丑拙。

抛书拥彗下阶除,十步一跌中踟蹰。

痴奴知我主人老,相劝雪深休草草。

先生有事当服劳,长者抓枝须我曹。

受我手中敝苕帚,两脚未行先学走。

一埽再埽大地平,三番四覆天宇清。

自誇我亦有能事,何必主人擅文字。

毫端珠玉不禁寒,纸上风云冻欲乾。

小人苕帚有机用,左之右之随定动。

不似管城老秃翁,花发梦中还说梦。

形式: 古风

宿绿萝庵赠半僧万欲曙

十步置一山,五步置一石。

先到作居亭,后来是宾客。

大家落得占便宜,何暇求田还问宅。

绿萝主人眼孔高,俯视一切如鸿毛。

黄金散尽买山水,赤脚踏破深蓬蒿。

太初一片閒田地,十戴经营成底事。

名花多自洛阳来,奇树却从玄圃至。

半僧一半不出家,懒种菩提勤种瓜。

瓜时邀我入山去,石龛一榻明秋霞。

孤峰独宿鸡犬静,松灯萝月交相映。

半句无生万念空,一声长啸千山应。

绿萝主人知我心,入山唯恐山不深。

二閒茅屋如相借,一片閒云何处寻。

无孔笛,无弦琴。为君歌一曲,大地谁知音。

明朝策杖下山去,回首绿萝云树森。

形式: 古风

顽牛歌

岭之南,岭之北,两片閒田明历历。

祖翁付与好儿孙,各服先畴食旧德。

春而稼,夏而穑,秉耒躬耕凭众力。

养成一队水牯牛,觲角黧奴争奉职。

鼻孔任穿牵,皮肤听鞭策。

长欃犁破陇头云,洗脚归来日西夕。

主人顾盼无重轻,刍牧随时暂休息。

把火照牛牛尾多,或寝或吪或反侧。

中有顽牛顽可怜,丰骨棱棱双眼白。

鼻孔撩天奈若何,全身浑是顽皮鞑。

不穿绳,不拽索,散诞溪山忘轨则。

牧人一见辄生嗔,懒惰无成交遍谪。

顽牛仰首鸣,主人须委悉。

我从山中来,未尝惯形役。

辜负主人恩,豢养无功绩。虽无功,微有益。

顽不犯苗稼,顽不饕饮食。

顽能教儿孙,牵犁还负轭。

真顽无干戈,真顽无柴栅。

真顽无爱憎,真顽无拣择。

真顽无疏亲,真顽无主客。

真顽无有亦无无,无无亦无顽叵测。

要议真顽顽不顽,问取虚空须点额。

东郊春草青,西溪秋水碧。

随分纳些些,一去如遗迹。

殷勤挥手别同牢,归卧家山枕顽石。

岭南岭北谁知音,出格相看须破格。

一所栏圈半把茅,付与顽牛作家宅。

宽不宽,窄不窄,渴饮饥餐随所适。

此是顽牛得意时,头角四蹄非所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