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殿卿咏梅篇

忽报探梅句,深知水部贤。

空梁流汉月,寒色动江天。

影落青樽里,花生彩笔前。

新妆萦素练,白雪洒繁弦。

南国书堪寄,春风病独怜。

更惭清思减,不及兔园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和殿卿咏梅篇》。诗中以梅花为题,描绘了梅花在冬日里的独特风姿与高洁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之情。

首联“忽报探梅句,深知水部贤”开篇即点明主题,通过友人探梅的举动,表达了对对方的敬重与理解。接着,“空梁流汉月,寒色动江天”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梅花在寒冷冬夜中的孤寂与静美,仿佛月光在空荡的屋梁上流淌,寒气弥漫于江天之间,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

“影落青樽里,花生彩笔前”则进一步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生机,其影子映照在酒杯之中,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而梅花的开放,则如同画家手中的彩笔,在雪白的画布上添上了一抹鲜艳的色彩。这两句将梅花的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巧妙结合,赋予了梅花更加丰富的内涵。

“新妆萦素练,白雪洒繁弦”继续描绘梅花的形态与气质,新妆的梅花如同素练上的点缀,洁白无瑕;而白雪洒落在繁弦之上,既象征着梅花的纯洁,也寓意着音乐的高雅与和谐。这两句不仅赞美了梅花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其内在的高洁与超凡脱俗。

最后,“南国书堪寄,春风病独怜。更惭清思减,不及兔园篇”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以及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谦逊。南国的书信可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春风中的疾病让人感到孤独与怜悯;同时,诗人也自谦自己的清思(指文思)不如友人之佳作,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钦佩。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己创作的谦虚态度,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为魏使君送黄生归楚

太守高斋客,时名岂易同。

六朝相上下,五马共西东。

非土悲王粲,通家赖孔融。

登临存胜迹,坐啸挹清风。

四塞黄河险,三峰日观雄。

楚才元自老,郢曲本难工。

裂素题班箧,裁繻谒汉宫。

归堪吞梦泽,卧合起隆中。

雨雪绨袍暗,江湖剑气空。

武昌鱼正美,弹铗意何穷。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送魏朴如孝廉省试时使君上计与偕

朝宗方岳入,问寝孝廉行。

经术俱高第,传家接大名。

云霄雄北上,事业壮南征。

奕世和戎策,江湖恋阙情。

一毛随凤集,合浦让珠明。

物色燕常满,人才楚至精。

千金图五马,片玉抵连城。

绩奏龚绳直,辞含乐镜清。

赐车郎署羡,夺锦士林荣。

计吏分忧下,文场得隽鸣。

召翁今乃父,丙相昔同声。

会使临轩日,风流动汉京。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再上少宰诵德述怀

弱冠登高第,词林拥重名。

两朝延侍从,空冀走诸生。

身自宫僚备,亲看国史行。

稍迁犹八座,加授即孤卿。

不尽兼曹美,长馀列署清。

文章关王气,儒术定家声。

羽翼冲天就,波澜赴海成。

见知同笔研,记忆控铨衡。

鸡肋才华薄,羊裘物色轻。

人应疑画饼,君但入调羹。

北斗如相照,南山亦至情。

少微虽冗宿,同向掖垣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天官殷少宰翟淑人挽歌

弱岁徵箕帚,童年托舅姑。

馀光东壁驻,慈色北堂敷。

裘褐云霄度,蘋蘩日月徂。

国香堪是梦,闺秀岂为刍。

零露晞金掌,清冰涸玉壶。

珠沈知旁斗,弦断忆将雏。

凤逝泥书暗,鸾销水镜孤。

绘帷含藻落,彤管带花枯。

作楫君能事,藏舟妾敢诬。

网虫遗挂在,罗雀外家无。

杂佩传凄响,残机激壮图。

乳糜疑自爱,琴瑟讶相扶。

两鹄云当复,三鱼兆已符。

客悲来白鹤,帝宠会青乌。

河汉深难越,天门近可呼。

精灵成婺彩,千古照皇都。

形式: 排律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