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瀛桥乐章

跨海虹霓浸不收,植楹鲵背耸于楼。

直通两岸东西路,横截一溪上下流。

网罗学士唐天子,管领英雄张状头。

醉墨淋漓题柱上,与君从此步瀛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首句“跨海虹霓浸不收”以宏伟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座大桥横跨河流的雄姿。接着,“植楹鲵背耸于楼”则是对这座桥上建筑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景物的观察之细致。

中间两句“直通两岸东西路,横截一溪上下流”,不仅描绘出桥梁连接河两岸、道路东西贯穿的实际功能,更传达了一种超越自然障碍、沟通彼此的意境。同时,这里也隐含着诗人对交通与交流重要性的赞美。

“网罗学士唐天子,管领英雄张状头”则是对历史人物的点化和尊崇,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之情。而“醉墨淋漓题柱上”,则是对诗人自己或他人在桥梁柱上留下的诗句进行描绘,这里的“醉墨”不仅形容字迹,更映射出诗人的豪放与酣畅。

最后,“与君从此步瀛洲”,则是一种邀请,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对未来某种共同经历的憧憬。这里的“瀛洲”不仅是地理上的指代,更有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历史文化以及人生旅程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5)

胡次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补史十忠诗(其九)少傅枢密使张公

士有守节死,岂以责武夫。

武夫尚能奇,消得银管书。

何许熊虎英,铁面美髯须。

护寒久枕戈,赴难甘捐躯。

金山定活著,志愿嗟违初。

江心集群策,炎精回一嘘。

间关障海滨,万死存赵孤。

时也可奈何,北风散樯乌。

漂漂竟何之,无乃膏鲸鱼。

渭滨多贵将,反笑斯人迂。

形式: 古风

补史十忠诗(其十)四川制置使知重庆府张公

坤维拓提封,形胜古天府。

血战五十秋,零落馀八柱。

江南传箭急,谁暇此回顾。

落日古渝城,杖钺乃甚武。

天东甑虽堕,吾自强支拄。

渡泸躬讨逆,归来战弥苦。

萧条下夔门,机阱伏中路。

咄咄快敌仇,谁欤掩抔土。

哀哉关西雄,国亡犹不负。

同时督军将,腰金插双虎。

形式: 古风

补史十忠诗(其三)丞相都督信国公文公

时平辄弃置,事迫甘前驱。

呜呼忠义臣,匪直科目儒。

江寒朔吹急,列城同一趋。

岂不寄便安,纲常乃当扶。

移檄倡诸镇,奋袂躬援枹。

川决莫我回,万险栖海隅。

天乎复不济,道穷竟成俘。

一死事乃了,吾头任模糊。

悠悠讥好名,责人无已夫。

三衢有魁相,投老作尚书。

形式: 古风

补史十忠诗(其六)江西制置司都统密公

臣有置身义,岂计官崇卑。

偏将知死忠,不曰天下奇。

汉节既披靡,失位趋江西。

阃帐驻临汝,招来乐其归。

雪寒南浦愁,羽檄蕲济师。

一将奋风虎,鼓行亟飙驰。

踰岭疾战苦,裹疮呼健儿。

坐缚膝不屈,伏锧甘如饴。

小臣裨校耳,职也宜死绥。

庐州大将在,白首竖降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