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饮酒(其十九)

陶公无宦情,饥乃驱之仕。

行藏不问天,卷舒惟任己。

荣膴非所钦,薄禄非所耻。

束带见督邮,不必问乡里。

自我浮于海,悠悠历星纪。

卑疏虽易容,迂薄亦可止。

白发已盈冠,青尊尚足恃。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之世创作的《和饮酒(其十九)》。诗中以陶渊明为典故,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人格的追求,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反感。

首句“陶公无宦情,饥乃驱之仕。”借用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说明了陶公并非对仕途毫无兴趣,而是因为饥饿所迫才步入仕途。这既是对陶渊明性格的描绘,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批判。

接下来的“行藏不问天,卷舒惟任己。”强调了个人的行动与选择应由自己决定,不受外界或命运的约束,体现了作者对自由意志的崇尚。

“荣膴非所钦,薄禄非所耻。”表明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职位的高低或财富的多少,而在于个人内心的满足与精神的自由。

“束带见督邮,不必问乡里。”借用陶渊明面对督邮时的场景,表达了对官场规矩的不屑,以及对家乡的怀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自我浮于海,悠悠历星纪。”描述了作者像陶渊明一样,漂泊于世间,历经岁月的流转,但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

“卑疏虽易容,迂薄亦可止。”意味着即使在低微的地位也能保持自我,即使是看似迂腐的行为,也是作者坚持自我、追求内心平和的表现。

“白发已盈冠,青尊尚足恃。”以年老但仍能享受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晚年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引用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由、独立人格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反感,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饮酒(其二十)

与我周旋者,何物最为真。

惟此坏尊内,陶然太古醇。

气味久不渝,一挹一清新。

悠悠交中人,肝胆为越秦。

流光汎酒海,大地扬曲尘。

古人百不恋,惟于此物勤。

我量不能胜,要令风谊亲。

天上有酒星,乘槎一问津。

地下有酒泉,可以漉我巾。

聊和饮中诗,窃比于酒人。

形式: 古风

读书柳子厚牛赋有感效坡公体

琼土恬杀牛,食之以当粟。

吉凶昏丧事,杀牛媚亲族。

家大视牛多,宴颁皆取足。

上以荐祖祢,下以饫僮仆。

牛自海渡来,头头皆就戮。

有牛不以耕,但用恣口腹。

又有生黎种,嗜牛尤太酷。

杀牛不用刀,毙之仅一镞。

剥皮以当锅,燔烧取半熟。

入口尚闻腥,鸾刀带血漉。

毛骨委山野,肠胄弃深谷。

厥地产沈香,还以生牛鬻。

以此腥膻禽,易此芳馨木。

灾木与刑禽,其理等笺僇。

牛鸣泻厥悲,香泪亦当哭。

胡为东坡老,忍木而仁畜。

热喝醒沈梦,痛棒创狂俗。

供佛以沈香,即是烧牛肉。

余性酷烧香,不忍牛觳觫。

二者讼于中,曷以平兹狱。

空香入斧斤,有斫而非触。

我即罢购香,牛命不可赎。

不若勤烧香,为牛姿冥福。

形式: 古风

怀息庐和坡翁息轩

吾家有息庐,息身未有日。

古人悼无闻,四十而五十。

百年可例推,想亦无间隙。

莫若早回头,可以息则息。

果腹惟三餐,容身祇一席。

古昔有良训,归当书之壁。

形式: 古风

食南椰面和坡翁意苡

南中少霜霰,麦性不淳良。

惟此南椰面,饱食胄不伤。

我亦核其性,山经早已亡。

但闻产黎落,其树径丈长。

胡天有嘉植,偏厚于遐荒。

始疑椰实粉,或曰捣桄榔。

登筵贶佳客,讵云俭岁粮。

搜和净且滑,作饵亦馨香。

乃知膻食者,徒以饫肥肠。

温冰与软玉,翠盘别有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