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
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风吹拂、荷塘清凉的夏日景象。诗人独自倚靠在胡床上,刚从酒醒状态中恢复过来,心境之间似乎带着一丝惆怅。
"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表达了诗人随意漫步,感受着荷花的清香。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的心情,他可能在寻找某种精神上的慰藉。
"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则进一步展现了荷塘的生机与美丽。水中的藕蔓交织,荷叶下游鱼的身影流转,这些都是夏日荷塘中常见的情景,它们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生动的画面。
接下来几句"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诗人表达了对荷花在清晨露水滋润下美丽模样的怀念,以及到了夜晚,月光下的荷花更是清淡而迷离。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荷花的美好,而诗人的心情则是在这种美好的背景下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忧伤。
最后几句"幽梦觉、欲凭谁省。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表达了诗人从梦中醒来后,对于那份美好的荷花之美的追念,以及对远方江南美景的向往。在这里,"江南红酣千顷"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无限眷恋的一种表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荷花和夏日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忧伤与向往。
不详
[公元一一四二年至一二二二年]字德修。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八十一岁,登进士第。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
相逢一笑,又成相避,南雁归时霜透。
明朝人在短亭西,看舞袖、双双行酒。
歌声此处,秋声何处,几度乱愁搔首。
如何不寄一行书,有万绪、千端别后。
扫径花零,闭门春晚。恨长无奈东风短。
起来消息探荼蘼,雪条玉蕊都开遍。
晚月魂清,夕阳香远。故山别后谁拘管。
多情于此更情多,一枝嗅罢还重捻。
春风开者。一时还共春风谢。柳条送我今槐夏。
不饮香醪,孤负人生也。曲塘泉细幽琴写。
胡床滑簟应无价。日迟睡起帘钩挂。
何不归欤,花竹秀而野。
女娲山下少人行,涧谷声中一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