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教圆通堂

师本佛之徒,潜心老与儒。

一堂何所像,三教此焉俱。

香火长相续,丹青久不渝。

高贤旌好事,二记耸龟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他本来是佛门弟子,内心深处却专注于儒家思想。
这间厅堂像什么呢?在这里,儒、佛、道三种教派和谐共处。
香火不断,象征着信仰的持久,书画长久不褪色。
高尚的人赞扬他的善行,两座记功碑立在龟形底座上。

注释

师:指老师或者修行者。
徒:弟子。
潜心:专心致志。
儒:儒家。
堂:厅堂。
像:类似,象征。
三教:儒、佛、道三种宗教。
俱:都,一起。
香火:供奉神佛时的香和烛火,象征信仰。
长:长久。
相续:连续不断。
丹青:泛指绘画。
久不渝:长时间保持不变。
高贤:德高望重的人。
旌:表扬,表彰。
好事:善事。
二记:两座记功碑。
耸:矗立。
龟趺:龟形底座,古代常见于石碑底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祖无择所作的《题三教圆通堂》。诗中,作者以佛教徒的身份,表达了对儒道佛三教融合的敬意。"师本佛之徒,潜心老与儒",体现了作者身为僧人却深研儒学的精神。"一堂何所像,三教此焉俱",描绘了圆通堂内包容三教景象的和谐共融。"香火长相续,丹青久不渝",赞美了信仰的持久和教义的永恒。最后两句"高贤旌好事,二记耸龟趺",则以高人的嘉奖和堂内的装饰物——龟趺(象征长寿和智慧)来表彰善行和学问。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多元文化融合的赞赏以及对宗教和谐共存理念的推崇。

收录诗词(153)

祖无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焕斗。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 字:择之
  • 籍贯:蔡州上蔡
  • 生卒年:1011—1084

相关古诗词

题安成刘伯玉日新亭

积善家馀庆,日新亭可云。

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儿侄既登学,晨昏在克勤。

欲知荣地力,此便是青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题纪信庙

汉祖临危日,将军独夺功。

一身虽是诈,万古尽言忠。

树老风声涩,天寒景色空。

我来观庙貌,无语对村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题尚书余襄公西园

台阁清风正凛然,归休车骑曲江边。

及亲已具三牲养,负郭新添二顷田。

莱子长年荣綵服,卫公雅意乐平泉。

官闲道在心无闷,惟惜光阴事简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野野园

晓日东郊扣隐扉,曈曈初日弄朱旗。

黄稍风舞先生柳,紫颊霜殷大谷梨。

粉艳清歌穿邃阁,碧溪寒韵落幽池。

我来载酒山翁醉,且喜秋香菊满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