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游呈蒋帅颖叔

焚香瞻五仙,登楼瞰沧海。

题轩名双林,却酒饭蔬菜。

还趋法性寺,烂漫发幽晦。

房公润经处,兰茝遗芳在。

老木已千年,成林播佳话。

危坛半颓缺,曾传祖师戒。

达多与药止,古像各潇洒。

归时已残阳,心渊生沆瀣。

兰亭世俗饮,尚足传异代。

佛境清净缘,浩劫永不坏。

聊志一日游,结交向方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郭祥正一次独特的游历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诗中“焚香瞻五仙,登楼瞰沧海”开篇即以壮丽的景象吸引读者,仿佛引领我们一同踏上了一段精神与自然交融的旅程。诗人不仅欣赏了大自然的壮美,更深入到法性寺这样的佛教圣地,感受其清净与庄严。

“题轩名双林,却酒饭蔬菜”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而非物质享受。接着,“还趋法性寺,烂漫发幽晦”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深厚兴趣和探索精神。

诗中提到的“房公润经处,兰茝遗芳在”,不仅赞美了先贤的智慧与贡献,也暗示了佛法的深远影响和持久生命力。而“老木已千年,成林播佳话”则通过自然界的古老树木,象征着佛法的传承与不朽。

“危坛半颓缺,曾传祖师戒”描绘了寺庙建筑的历史痕迹,以及它所承载的教诲与故事。最后,“达多与药止,古像各潇洒”则通过描述古寺中的雕像,展现了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宁静之美。

整首诗结尾“归时已残阳,心渊生沆瀣”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历的深刻反思,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他将这次经历视为一次心灵之旅,不仅记录了外在的风景,更重要的是内心的触动与成长。“兰亭世俗饮,尚足传异代”则以兰亭集会为典故,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而“佛境清净缘,浩劫永不坏”则再次强调了佛法的永恒价值。

最后,“聊志一日游,结交向方外”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历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继续探索未知世界的期待。整首诗不仅是一次个人游历的记录,更是对自然、文化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与表达。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再和颖叔志游

君为五羊仙,我效退之拜。

默契如来禅,安用传画绘。

沧海虽云阔,万里有限际。

请从造物论,一瞬即破碎。

灵龟胡为乎,钻灼烂腹背。

生能发幽冤,神理助奇怪。

晚投古寺食,荤味不如菜。

摩挲庭下碑,百岁苍藓晦。

忽逢润经处,房公俨如在。

度人要成林,今已播禅话。

忽为杀盗淫,佛敕所告戒。

种子积无明,应须法雨洒。

幸陪莲社缘,彼此吸清瀣。

噫嗟絷轩冕,憔悴尘垢态。

一朝趋地狱,苦恼孰肯代。

莹如摩尼珠,谁使浊水坏。

与公志斯游,浩荡形骸外。

形式: 古风

独游药洲怀颖叔修撰

驱车何所适,独往观药洲。

荒芦喧鸟雀,怪石森龙虬。

大亭插层城,玉虹跨深沟。

双门控西渚,九星聚中流。

其名何壮哉,像貌俨可求。

鋹王卷国去,故物惟此留。

沧溟霸气灭,落日孤烟浮。

空畦已无药,草蔓春柔柔。

常年一百五,载酒倾城游。

炎炎二圣作,德泽覃海陬。

大帅用文儒,静镇十五州。

诸公握鸿笔,刬藓挥戈矛。

仍要水宫月,一笑挹浮丘。

蓬莱自兹往,稳踏金鳌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九曜石奉呈同游蒋帅颖叔吴漕翼道

番禺西城偏,九石名九曜。

危根插沧浪,古魄镇临眺。

何人试巧手,凿此混沌窍。

森森毛发散,伟伟仪形肖。

葱苍翠雾湿,玲珑秋月照。

痕添海潮上,声酸朔风叫。

龙归忧利剑,鳌泣怖长钓。

曾非借霹雳,安得离岩峤。

菱溪与太湖,所得信未妙。

谁将置濠隍,我愿植廊庙。

坚贞以类举,邪僻令遁跳。

濡毫勒阴崖,卑语君莫诮。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和颖叔游浮丘观

潭潭洞天门,孰出朱明右。

突疑云翼张,竦见冰骨瘦。

飞仙时往来,别有通海窦。

此事仅传闻,世人岂能觏。

攲檐榛棘合,坏壁青红旧。

汲泉炼丹处,颓废无完甃。

不逢博物人,妙迹谁复究。

黄冠禀使者,乘时力营构。

飞阁凌沧波,诛林逐群狖。

松萝翠欲滴,兰茝芬可嗅。

秋蟾助馀魄,蓬岛分小岫。

披披宿霭散,泠泠诸籁奏。

超然俗虑息,挥手出宇宙。

况逢老集仙,气夺天下秀。

落笔诚千言,霹雳震白昼。

于兹惜分携,作恶须掺袖。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