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水竹弟寿山觉庵

照邻营墓牧之铭,一理融明古亦今。

政为后先同此觉,不将生死动其心。

天教棠棣分春色,地接松楸合昼阴。

自谓老身强健在,时时来和寿藏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茵的作品,名为《题水竹弟寿山觉庵》。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死亡以及永恒主题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照邻营墓牧之铭,一理融明古亦今”两句,既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在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这里,“一理”意味着一种永恒不变的道理,而“融明古亦今”则强调了这种道理跨越时空,贯穿古今。

接下来的“政为后先同此觉,不将生死动其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死亡的超然态度。诗人认为,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百姓,对待生活和面对死亡都应该持有一种相同的觉悟,这种觉悟使得他们的心灵不为世间的生死变迁所动摇。

“天教棠棣分春色,地接松楸合昼阴”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赞美。这里,“天教棠棣分春色”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情景,而“地接松楸合昼阴”则展示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自然之美。

最后,“自谓老身强健在,时时来和寿藏吟”两句,是诗人对于自己年龄虽长但身体依然强健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生命和诗歌的热爱。这里,“时时来和”意味着诗人经常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寿藏吟”则是对自己的生命之歌进行回味和反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于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心境。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题顺适堂

甫里相望江尽头,得邻而隐了浮休。

落花流水元无碍,野鹤孤云尽自由。

顺里委心彭泽赋,适时乘兴剡溪舟。

区区世上分蛮触,对客忘言茗一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陈芸居

气貌老成闻见熟,江湖指作定南针。

得书爱与世人读,选句长教野客吟。

富贵天街纷耳目,清閒地位当山林。

料君阅遍兴亡事,对坐萧然一片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蟠松灵岩寺草堂之前旧有蟠松尤古

一亩清阴覆客衣,相逢疑是草堂时。

隐然错节盘根势,欠者昂霄耸壑姿。

天遣蛰龙凭石窟,人攀巢鹘俯霜枝。

百年培植今谁属,何待岁寒然后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鲈脍

圉圉洞庭阴,西风苦不情。

堕罾云叶乱,落刃雪花明。

列俎移桃菊,香齑捣桂橙。

四腮传雅咏,巨口窃嘉名。

误上仙翁钓,羞陪虏使觥。

甘腴殊机肉,鲜脆厌侯鲭。

银鲫将同调,丝莼久共盟。

祗缘乡味重,自觉宦情轻。

风度偏宜酒,头颅尚可羹。

谪仙空汗漫,何处脍长鲸。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