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凌源阁》,作者是宋代诗人戴应魁。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佛教场景。首句“天风吹铃语不烦”,以天风轻拂铃声,营造出清幽的氛围,仿佛佛法无边,言语无需多言,自然传达智慧。次句“菩提树杪碧阑干”,点明地点在菩提树梢头,栏杆映衬着碧绿,寓意修行者的高洁与禅意。
第三句“恒河月满三千界”借用恒河水月的宏大象征,表示佛法普照宇宙,涵盖无数世界。第四句“大树云栖五百尊”则描绘了众多佛像静坐于大树之上的景象,体现了佛教的庄严和神圣。
第五句“辟支脑现赤蛇死”,通过奇特的意象,暗示佛法的力量可以超度生死,连赤蛇这样的邪魔也能被净化。第六句“玉局手泽苍苔乾”,进一步描绘了佛像的古老和岁月的痕迹,显示了历史的沉淀。
最后一句“老僧出定蟠龙吼,唤醒诸寮佛子孙”,以老僧出定后引发的龙吟,象征佛法的威严和唤醒众生觉醒的力量,以及对后辈弟子的期许。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