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观音栴檀像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

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

南无总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诸佛印。

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

未来际劫誓修行,普使众生获无畏。

南无文殊普贤尊,一切智行圆满海。

金刚藏及金刚手,得大势等诸大士。

声闻辟支贤圣众,愿以慈眼普瞻视。

我今南无赞三宝,为欲深游大悲海。

南无大悲救厄者,昔曾值佛观世音。

入彼如来所入门,故佛授与同名号。

从闻解脱六尘缚,如声度垣不能碍。

由斯遍入微尘国,普现微尘自在身。

一一身宣总持句,施与众生无畏法。

是故娑婆世界中,皆号为施无畏者。

我昔经中值密言,能除三障名消伏。

佛称功德难思议,故我常持不敢忘。

誓向当来大劫海,遍将此句救诸苦。

为求大士加持力,故造栴檀持咒形。

烁迦罗首金色容,具足七数端严相。

母陀罗臂百千福,次第有六捉持异。

贝多叶经并宝印,华果澡罐及杨枝。

无隙白檀雕所成,一一皆合契经造。

及状我身长跪地,顶戴吉祥安乐人。

观世音名依定实,必闻我今发大愿。

牟尼经像比丘僧,愿住世间常不灭。

护持国土与众生,普令摄取菩提愿。

三宝神咒天龙等,大悲感应大誓力。

一切同护圣尊仪,犹若金刚常不坏。

如是成就十四愿,悉为菩提及含识。

南无闻名救厄者,南无世间慈悲父。

南无施我无畏力,南无令我满诸愿。

闻名见身心念者,南无一切无空过。

我今次第说所愿,尊应一一遍垂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大悲观音栴檀像》,诗人以虔诚的心向观音菩萨致敬,表达了对佛法的信仰和对观音大悲精神的崇敬。诗中通过赞颂观音的十力、智慧、慈悲以及她对众生的护佑,展现了诗人对观音菩萨的深深敬仰和修行的决心。

诗人首先称颂了观音菩萨的十方三世、本师大牟尼以及她在西方安乐刹的地位,强调她的尊贵和无边的智慧。接着,诗人祈愿观音菩萨消除众生的三障,使他们获得五眼清净,最终达到菩提境界。诗人还提到自己曾亲聆观音密言,从而得到解脱,决心在未来的大劫中广传观音的教诲,拯救苦难众生。

诗中详细描绘了观音像的制作,以栴檀木雕刻而成,象征着其神圣与庄严。诗人祈愿观音像能长久存在世间,护持佛法和众生的菩提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天龙等护法神的敬意,希望他们共同保护观音的圣像和佛法。

最后,诗人再次向观音表白自己的愿望,即获得观音的加持,满载慈悲与智慧,帮助众生消除业障,实现内心的清净和解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观音菩萨的虔诚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69)

释遵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檀越写弥陀经正信偈发愿文

稽首十方佛,弥陀圣中尊。

方等修多罗,一切法宝藏。

观音及势至,大地菩萨僧。

我以诚信心,刻板并印造。

阿弥陀经卷,及以正信偈。

旋造各一万,施四众受持。

偈以发信心,经以资读诵。

若有每日中,至少诵三卷。

年诵千八十,十年万八百。

况复多诵者,及历多年数。

如是积功德,自然生佛前。

我此万卷经,随所流布处。

极少得一人,诵持生净土。

我愿承此力,决定生彼国。

况复于多人,人亡经复在。

展转相传授,是名无尽灯。

灯灯相照耀,破生死长夜。

显出佛菩提,究竟悉同生。

常寂光净土,持此清净福。

回向奉君亲,我国圣帝王。

及圣后圣位,仁寿各万年。

覆育群氓类,我父母眷属。

怨亲非怨亲,咸承胜善根,同生安养国。

形式: 古风

五峰合涧诗.飞来峰

乾坤持中枢,动运非物图。

郁郁彼灵鹫,飘飘如飞凫。

层空累怪石,古木生其肤。

仁虎终安栖,白猿时号呼。

钱源注鲛室,谢月扬天衢。

曩哲多遗尘,清风来四隅。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五峰合涧诗.月桂峰

嫦娥戏仙桂,掷子落人寰。

秀颖发矫林,芳馨腾远山。

兔边甘百上,鸟外谁一攀。

月里催人老,云根伴余闲。

馀霞照海甸,高翠暖湖关。

康乐不在哉,猿来空庭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五峰合涧诗.白猿峰

人死猿亦亡,碧峰空崔嵬。

六龙驭圆景,巨壑流红埃。

今亦看诚古,后还思悲哀。

兹山俯南涧,水洁影如颓。

春筱生嫩筠,秋兰变枯荄。

方新林下寺,吟此心悠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