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奉教作

白藏初送节,玄律始迎冬。

林枯黄叶尽,水耗绿池空。

霜待临庭月,寒随入牖风。

别有欢娱地,歌舞应丝桐。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白藏节刚刚开始,寒冬的法度接踵而至。
树林凋零,黄叶落尽,池塘水位下降,绿色消逝成空。
霜降等待着庭院的月光,寒冷随着窗户缝隙的风侵入。
还有别的欢乐场所,那里有丝竹之声伴着歌舞。

注释

白藏:藏历中的一个季节,冬季的前奏。
玄律:指深秋时节,也象征冬天的到来。
林:树林。
枯:凋零。
水耗:水位下降。
绿池:绿色的池塘。
霜待:霜降等待。
临庭月:庭院的月亮。
入牖风:通过窗户的风。
欢娱地:欢乐的地方。
歌舞:歌舞活动。
丝桐:丝竹乐器,如琴瑟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转入初冬的景象和情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开篇“白藏初送节,玄律始迎冬”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勾勒出季节交替的画面,其中“白藏”指的是稻谷收获后的仓廪,“玄律”则是冬日严寒的象征,从而生动地表达了时序更迭和自然界的变化。

接着,诗人笔触转至自然景物:“林枯黄叶尽,水耗绿池空”,这里通过对树木枯萎和池水消耗的描绘,展现出秋末冬初的荒凉与凋敝。这些意象不仅映射了自然界的衰败,也暗示着时间流逝带来的孤寂感。

下两句“霜待临庭月,寒随入牖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霜”与“寒”字眼的使用,不仅增添了冬日的严酷,更通过月光和微风传递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冷清感。

最后两句“别有欢娱地,歌舞应丝桐”,则是对比之美。诗人在描绘了一系列秋冬景象后,转而提及另外一个充满欢乐与音乐的场所,这种对照手法,既突出了季节变化带来的情感差异,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温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精湛的艺术造诣,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深远的情怀。

收录诗词(213)

李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 字:巨山
  •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 生卒年:644~713

相关古诗词

大梁白云起,氛氲殊未歇。

锦文触石来,盖影凌天发。

烟煴万年树,掩映三秋月。

会入大风歌,从龙赴圆阙。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田假限疾不获还庄载想田园兼思亲友率成短韵用写长怀赠杜幽素

游宦劳牵网,风尘久化衣。

迹驰东苑路,望阻北岩扉。

及此承休告,聊将狎遁肥。

十旬俄委疾,三径且殊归。

茂陵窅难即,灵台暂可依。

疲痾旅城寺,延想属郊畿。

夕梦园林是,晨瞻邑里非。

绿畴良已秽,清濠旷不追。野花何处落?

山月几秋辉。彼美符商政,优游绝汉机。

高情物累遣,逸气烟霞飞。

乐道方无闷,怀贤独有违。

尊虚旧园酒,琴静故人徽。

夏沼莲初发,秋田麦稍稀。

何当携手去,岁暮采芳菲。

形式: 排律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云端想京县,帝乡如可见。

天涯望越台,海路几悠哉。

六月飞鹏去,三年瑞雉来。

境遥铜柱出,山险石门开。

自我违瀍洛,瞻途屡挥霍。

朝朝寒路多,夜夜征衣薄。

白简承朝宪,朱方抚夷落。

既弘天覆广,且谕皇恩博。

皇恩溢外区,憬俗咏来苏。

声朔臣天子,坛场拜老夫。

降宫韬将略,黄石寝兵符。

返旆收龙虎,空营集鸟乌。

日落澄氛霭,凭高视襟带。

东瓯抗于越,南斗临吴会。

春色绕边陲,飞花出荒外。

卉服纷如积,长川思游客。

风生丹桂晚,云起苍梧夕。

去舳舣清江,归轩趋紫陌。

衣裳会百蛮,琛赆委重关。

不学金刀使,空持宝剑还。

形式: 古风

早发苦竹馆

合沓岩嶂深,朦胧烟雾晓。

荒阡下樵客,野猿惊山鸟。

开门听潺湲,入径寻窈窕。

栖鼯抱寒木,流萤飞暗筱。

早霞稍霏霏,残月犹皎皎。

行看远星稀,渐觉游氛少。

我行抚轺传,兼得傍林沼。

贪玩水石奇,不知川路渺。

徒怜野心旷,讵恻浮年小。

方解宠辱情,永托累尘表。

形式: 古风 押[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