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相赞

黑月则隐,白月则现。狐魅众生,乞无再面。

形式: 四言诗 押[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幽深的夜色景象,"黑月则隐,白月则现",暗示着夜晚的转换,黑色月亮隐没,明亮的月亮显现,可能象征着阴阳交替或时间的流转。接下来的"狐魅众生,乞无再面",将狐狸精(狐魅)与人间众生联系起来,狐狸精通常被视为妖异的存在,这里可能寓意着超自然力量对人类生活的干扰或某种警示。诗人释智愚以简洁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揭示了月光下隐藏的神秘与警示,体现了宋代理性与神秘主义交融的禅宗美学。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二十五首(其二十二)

说如建瓴,坐如山岳。就下平高,咬牙爆爆。

形式: 偈颂 押[觉]韵

偈颂二十五首(其十九)

春风如刀,春雨如膏。衲僧门下,何用忉忉。

形式: 偈颂 押[豪]韵

偈颂十三首(其二)

居必择邻,鉴非止水。明暗相凌,言犹在耳。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偈颂十三首(其一)

不劳弹指,岂涉思惟。现成门户,到者方知。

形式: 偈颂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