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居必择邻,鉴非止水。明暗相凌,言犹在耳。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偈颂十三首》中的第二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居住环境和人际交往的深刻见解。"居必择邻"强调选择居住环境的重要性,意味着人应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或有益于自身成长的人为邻。"鉴非止水"则比喻人应像镜子一样,能够分辨是非,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明暗相凌"进一步阐述了光明与黑暗之间的较量,暗示生活中有光明也有阴暗面,人应有辨别并应对的能力。"言犹在耳"则提醒人们,他人的言语即使已经过去,但仍可能留下影响,应当铭记并从中吸取教训。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对个人修养和社会交往的智慧,提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和明智的选择。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不劳弹指,岂涉思惟。现成门户,到者方知。
万派同源,三教一舌。咄者尊慈,弄巧成拙。
枕石苔生,崖藤影绿。天书促行,芋子未熟。
石林冰冷,粪火芋香。深拨浅得,滋味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