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隋堤怀古(其二)》由清代诗人沈章所作,通过描绘隋堤的景象与历史的回响,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与现今沉寂的感慨。
首句“䢴沟新碧晚涛平”,以“新碧”形容隋堤两岸的绿柳,给人以清新之感;“晚涛平”则描绘出傍晚时分水面平静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隋堤傍晚的美丽画卷。
次句“杨柳曾遮殿脚行”,转而回忆起昔日杨柳掩映下的帝王行踪,暗示了隋堤曾是皇家巡游的重要路径,杨柳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这里通过“曾”字,巧妙地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引发读者对历史往事的遐想。
后两句“谁道雷塘歌吹歇,月明重按玉箫声”,则将思绪从现实转向了历史深处。雷塘,此处可能是指与隋朝历史相关的地点或事件,象征着曾经的繁华与热闹。诗人以反问的方式提出疑问:“谁说雷塘的歌声与欢笑已经消逝?”接着,通过“月明重按玉箫声”的描述,似乎在回答自己的疑问,暗示即便是在寂静的夜晚,历史的回音依然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被重新唤起,如同月光下悠扬的玉箫声,穿越时空,传递着不灭的历史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隋堤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辉煌与当下沉寂之间对比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痕迹永不消逝的感慨。通过自然与历史的交织,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画面感又富含哲理的意境,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