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其二)

新凉发巾裾,欣此清夜永。

寒虫如泣恨,啾唧不可省。

急节度霜砧,疏阴閟桐井。

林摇澹月碎,叶飐幽露炯。

坐久睇空檐,流萤点秋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夜晚的宁静与凉爽,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感慨。

首句“新凉发巾裾,欣此清夜永”以“新凉”开篇,直接点明了季节的变化,给人以清新凉爽之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长夜的喜爱和欣然之情。接下来,“寒虫如泣恨,啾唧不可省”,通过描述寒虫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秋天的来临不仅带来了凉爽,也伴随着生命的凋零与哀愁。

“急节度霜砧,疏阴閟桐井”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霜砧的声音急促而密集,仿佛在预示着冬天的临近;而桐井的阴影稀疏,给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逐渐沉寂的感觉。这两句通过声音与光影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林摇澹月碎,叶飐幽露炯”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林间的月光被树叶摇曳所破碎,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而幽深的露珠在微风中闪烁,如同点点星辰。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夜晚的独特魅力。

最后,“坐久睇空檐,流萤点秋影”以一个静坐观景的场景结束全诗。诗人长时间凝视着空中的屋檐,只见流萤在秋夜的光影中翩翩起舞,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秋夜晚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秀峰游戏效李长吉体

玉龙冲碧萦山脊,蜿蜿踏龙上穹碧。

神奇鬼巧镵高青,露压春烟染山色。

举头便足千里游,太湖万顷涵天白。

剪霞噀雾湿青红,锦楣花础明清空。

松声拂枕破幽梦,冰轮逗滑寒朣胧。

殿角联珠挂星斗,透冷飞光射疏牖。

古香飘桂夜阴阴,云楼报晚生铜吼。

摧颓羁客青山人,悠悠九土飞红尘。

眼前历历千古意,琴台不见吴宫春。

形式: 古风

过颜几故居有感

幽兰忌当门,野马难驾车。

颜生跅㢮士,一跌不可扶。

少年豪于文,自拟灵蛇珠。

生涯寄樽酒,醉目随飞凫。

兴来不停笔,似觉胆力粗。

开胸吐奇秀,濆涌春云疏。

嵚崎四五十,不挂荐士书。

漫灭祢衡刺,佯狂阮生途。

拂衣苕溪上,茅檐客东吴。

悬鹑冬不完,脱粟午未餔。

醉中有天地,别是仙翁壶。

惜哉不羁才,白首甘穷闾。

平时同袍客,半在青云衢。

音尘邈山河,岂顾庄鱼枯。

羁栖风尘下,日月双驰驹。

谁知聚沫身,倏去不可呼。

死惟一函土,生独四壁居。

寄骸无尺地,传业无遗孤。

诗人多命薄,此语或不诬。

吴天千古月,空照酒家垆。

形式: 古风

登凌歊台

凌歊正在尘歊外,四起云山翠欲浮。

丹槛昔时空胜事,锦袍何处想灵游。

鳌分一岛来平野,鲸吸长江带两州。

手决飞云天作幕,坐侵寒露月垂钩。

向来时有千岩梦,对此浑消万古愁。

醉目归鸿天际没,地高空阔更宜秋。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同赵子雍过朱元益耜乐圃

秋风脱叶尽,弱质例可憎。

乐圃森老木,深苍郁奔腾。

中有白眉子,貌古心亦澄。

岁寒俪松筠,岂直朱丝绳。

篮舆一寻访,相携得良明。

促膝对软语,沉忧释春冰。

丛编出奇踪,璀璨献与凝。

雕戈及篆鼎,往往见未曾。

惭君倾佳酿,幽亭暮方登。

但怪一林白,孤蟾自东升。

斯须接诗战,掉鞅苦不胜。

羡子醉经史,吾方着弓矰。

白眼安取转,尊拳恐相仍。

见子意已足,何须酒如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