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月转松影,涧泉鸣夜窗。
清谈虎溪远,痴坐鹿门庞。
敌国终亡灭,边城合受降。
晨钟发秋思,同梦绕三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居的静谧图景。开篇"山月转松影,涧泉鸣夜窗"两句,通过月光在松林间穿梭和溪水在夜晚的窗前潺潺之声,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隔绝的情境。接下来的"清谈虎溪远,痴坐鹿门庞"则表明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进行高深莫测的对话,或是独自沉思,失去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紧接着的"敌国终亡灭,边城合受降"两句,似乎跳出了山居之境,触及到了国家大事,表现出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关怀。然而,这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中思考时心中的所想,而非现实景象。
最后,"晨钟发秋思,同梦绕三江"则又回到个人情感的表达,晨钟的鸣响唤起了对秋天的怀念,而"同梦绕三江"则可能是诗人希望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能够像梦境一样,与广阔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写,以及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又不失关怀天下的精神状态。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清新,充分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操和艺术造诣。
不详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云卧孤峰顶,斋馀闭户眠。
时容龙象众,来说葛藤禅。
此日输真歇,平生最信缘。
从渠魔起谤,把火漫烧天。
登楼乘暇日,唤客共浇愁。
春去花犹发,阴浓雨未休。
和诗真冷澹,得句总风流。
能遣西邻老,殊无陋巷忧。
万里天南客,三年日至归。
群阴虽久否,吾道岂终微。
顾我民称逸,如君遁正肥。
鲸鱼波浪稳,云翼有时飞。
一点照今古,胸中殊了然。
不妨为漫吏,可但号臞仙。
丹荔盟犹在,凝香句未传。
秋风稍凉冷,速办下滩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