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荆州歌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歌]韵

翻译

在白帝城附近,江面波涛汹涌,五月的瞿塘峡,又有谁敢轻易渡过呢。
荆州的麦子已经熟透,蚕茧结成蛾,想起你,我缫丝时思绪万千,谷物的丰收声让我更加思念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事的紧张气氛,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军旅生活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白帝城边足风波”塑造了一种险峻而又动荡不安的边关景象,强调了地点的险要与战争的紧迫感。接着,“瞿塘五月谁敢过”则进一步描绘出瞿塘之险峻以及行军之艰难。

中间两句“荆州麦熟茧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从自然景物的变迁(麦子的成熟与转化为虫)引出了对远方亲人思念的情感。其中,“缫丝”意指细长的头发或是用头发编织的丝线,这里象征着思念之深,情感之细腻。

最后一句“拨谷飞鸣奈妾何”,则以鸟儿的啼叫声作为抒情的依托,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或爱人)的渴望与无奈。这句话中,“奈妾何”意味着无从排解的忧伤和思念之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战争氛围的描绘,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悲歌行

悲来乎,悲来乎!

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

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

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

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悲来乎,悲来乎!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

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

孤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

悲来乎,悲来乎!

凤鸟不至河无图,微子去之箕子奴。

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放却屈大夫。

悲来乎,悲来乎!

秦家李斯早追悔,虚名拨向身之外。

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

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

惠施不肯干万乘,卜式未必穷一经。

还须黑头取方伯,莫谩白首为儒生。

形式: 乐府曲辞

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客从昆崙来,遗我双玉璞。

云是古之得道者西王母食之馀,食之可以凌太虚。

受之颇谓绝今昔,求识江淮人犹乎比石。

如今虽在卞和手,□□正憔悴。

了了知之亦何益,恭闻士有调相如。

始从镐京还,复欲镐京去。

能上秦王殿,何时回光一相眄。

欲投君,保君年,幸君持取无弃捐。

无弃捐,服之与君俱神仙。

形式: 古风

杂诗

白日与明月,昼夜尚不闲。

况尔悠悠人,安得久世间。

传闻海水上,乃有蓬莱山。

玉树生绿叶,灵仙每登攀。

一食驻玄发,再食留红颜。

吾欲从此去,去之无时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杂歌谣辞.中山孺子妾歌

中山孺子妾,特以色见珍。

虽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

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

一贵复一贱,关天岂由身。

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

戚姬髡剪入舂市,万古共悲辛。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