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久已安时论,狂因叹史才。
及知前辈少,谁说过江来。
日月閒难得,星霜老易催。
阳秋百年事,作意莫迟回。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寄通州徐居厚使君(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慨。
“久已安时论,狂因叹史才。”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平静地回顾往昔,感叹历史上的英杰之才。"安时"指的是平稳安宁的时代,而"叹史才"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和才子的怀念。
“及知前辈少,谁说过江来。”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前辈的了解不多,而且很少有人能够像他们那样跨越时空的界限。"过江来"可能是指从历史中走来的伟大人物,这里也有对英雄辈出的渴望。
“日月閒难得,星霜老易催。” 这两句描绘出时间流逝的迅速和生命的短暂。"閒"字在这里有稀少、难得之意,强调了时光宝贵。而"星霜"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老易催"则是指年龄增长和时光飞逝带来的自然变化。
“阳秋百年事,作意莫迟回。”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珍惜时光、抓紧时间创作的决心。"阳秋"通常指的是初秋,但这里也象征着生命如同秋天一样,百年只是短暂的人生长度。"作意"即是要有所作为,而"莫迟回"则强调了不要犹豫和拖延。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历史英杰的崇敬,还透露出他对于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深刻体会,以及面对这一切所展现出的积极向上的创作态度。
不详
珍重通州守,凝香足燕清。
海风喧夜永,江日荡春明。
未废青灯读,应添白发生。
长沙休赋鵩,归作汉公卿。
一官何用落边州,索漠风烟两见秋。
犹喜逢君结诗社,如何别我向糟丘。
高怀谁与论醒醉,杰句能无忆唱酬。
万里云开对明月,相思清兴满南楼。
瓜熟青门好去官,此身如系欲行难。
望随鸿雁春风北,梦绕庭闱夜月寒。
即是抱琴归栗里,未能骑马向长安。
萧条甘旨应无计,好在藜羹日厌餐。
磨励灯前志,澜翻笔底春。
果题新进士,归悦太夫人。
更值千金产,悬需五鼎珍。
茫茫竟何往,一念忍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