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道中

日落疏林度小桥,天寒岁晚路迢遥。

道人已是归心急,更为梅花住一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童冀的《冬日道中》描绘了一幅冬日傍晚行旅图。首句“日落疏林度小桥”,通过“日落”和“疏林”渲染出冬季黄昏时分的寂静与寥落,小桥则暗示了旅途中的转折点。接着,“天寒岁晚路迢遥”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寒冷和时间的推移,以及旅程的漫长艰辛。

诗人笔下的主人公是一位道人,他“归心急”,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急切心情。然而,尽管归心似箭,他却因为“更为梅花住一宵”,决定在路途中为梅花停留一晚。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也寓含了对坚韧不屈冬日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旅途的艰辛与诗意,道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交织其中,给人以深沉而温暖的感受。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罱泥行

朝罱泥,暮罱泥,河水绕田河岸低。

吴中有田多卤舄,河水高于田数尺。

雨淋浪拍岸善崩,岁岁罱泥增岸塍。

载泥船小水易入,船头踏人船尾立。

吴儿使竹胜使篙,竹筐漉泥如浊醪。

水流泥滑似沃焦,岸上浮土何时高。

此身便作淘河鸟,河水终多河泥少。

君不闻越上之田高于城,连车引水千尺坑。

车声轧轧夜达明,田间浊水无时盈。

吴田苦涝越苦旱,越水常悭吴水满。

嗟乎世间至平惟水犹不平,请君不用观世情。

形式: 古风

和衍公约看杏花诗韵

客乡不识花时节,官舍萧条如巷陌。

闭门犹恐迎朔风,况复看花事行乐。

前年又得殷师疾,往往空中闻打麦。

回思少年真一梦,幸免泥涂陷双脚。

非无万里封侯志,胆落绳桥悬度索。

亦欲州县谋斗升,束带晨趋谒方伯。

坐是蹉跎四十年,不知两鬓如霜白。

东邻有子早宦游,骏马雕鞍日驰跃。

西邻有客亦从军,十载归来门列戟。

书生半世成何事,出门却笑天地窄。

南北驱驰今几年,犹喜青衫尚如昨。

去冬十月上燕蓟,朔风入怀衣缝拆。

敝裘百日走黄沙,纵有清泉谁浣濯。

平生故人幸相值,一一襟怀皆磊落。

四海谁非兄弟亲,百年同是乾坤客。

兴来载酒数相过,如此客怀良不恶。

昨宵忽作乡山梦,便欲飞书谢娄约。

来春玉版行可参,拟约参寥同大嚼。

形式: 古风

再次衍公约看杏花韵

我生独后邵康节,白首黄尘走阡陌。

兴来犹作山水游,不减当年谢康乐。

归来读书茅屋底,不悟庭中雨漂麦。

往年为客上湘水,万里不异僧行脚。

东还苕霅又十年,日夜思归叹萧索。

移舟五湖吊范蠡,酾酒三高祠太伯。

岂无苍弁晴岚翠,亦有洞庭秋月白。

不问乌飞与兔走,自乐鸢飞共鱼跃。

去年买舟上吕梁,横波利石森戈戟。

狂吟不信风涛险,浩饮祗恐沧溟窄。

眼中往往逢故人,谩说人民已非昨。

去年二月到燕城,官河水动冰初拆。

解装孤馆深闭门,尘缨未暇沧浪濯。

城西招提双杏树,闻道花开亦将落。

汤休妙语数见招,怜我同是江南客。

嗟予卧病已旬浃,出门不耐东风恶。

西家蹇驴许相借,明日无风便如约。

政使飘零满地香,共拾残英带冰嚼。

形式: 古风

题吴仲圭平远图

苍山遥遥几千里,绿树参差碧烟起。

双帆忽从江上归,影落斜阳湿秋水。

林阴苍莽鸟不飞,石径蹭蹬行人稀。

松根似可縳茆屋,沙尾亦足容渔矶。

我曾西游倚江阁,极目长空入寥廓。

好山不肯过江来,恨不乘风跨黄鹤。

吴君画手当代无,落笔何年成此图。

安能著我岩壑底,相觅老樵寻钓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