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李宫詹龄

丙戌冬在孟,谒公洪城居。

公称外司徒,公年良倍予。

予时上酬公,不以贱自疏。

乃心重民教,兴言辄踌躇。

紫阳不可作,白鹿有遗墟。

顾瞻感茂草,岁月成精庐。

鸣铎思所托,拳拳徇虚誉。

四方名利尘,欲以一袂袪。

我行匡庐野,引望情纡如。

借问公来不,东南巳悬车。

悬车夫何为,庶以返厥初。

既云返厥初,世情亮奚馀。

大块胡不仁,夺此一老且。

伤哉勿复道,天地有盈虚。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对友人李宫詹龄的悼念之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生前品质的赞美。

首句“丙戌冬在孟,谒公洪城居”点明了悼念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于冬季在洪城拜访了友人。接着,“公称外司徒,公年良倍予”描述了友人的身份和年龄,显示出友人在社会地位上的尊贵以及与诗人年龄的差距。

“予时上酬公,不以贱自疏”表明诗人并未因地位的差异而疏远友人,体现了深厚的友情。接下来的“乃心重民教,兴言辄踌躇”赞扬了友人重视民众教育,言语间充满深思熟虑,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

“紫阳不可作,白鹿有遗墟”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惋惜之情。“顾瞻感茂草,岁月成精庐”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友人生平的感慨和怀念。

“鸣铎思所托,拳拳徇虚誉”表达了对友人追求名声和荣誉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其行为的肯定。接下来的“四方名利尘,欲以一袂袪”揭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批判态度,以及对友人超脱世俗追求的精神的认同。

“我行匡庐野,引望情纡如”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匡庐野外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借问公来不,东南巳悬车”询问友人是否还在东南地区,暗示了友人的离去。

“悬车夫何为,庶以返厥初”表达了对友人选择隐退生活的理解和支持。接下来的“既云返厥初,世情亮奚馀”则对世俗情感的淡薄表示了无奈和感慨。

“大块胡不仁,夺此一老且”表达了对命运无情的质疑和对友人早逝的哀痛。最后,“伤哉勿复道,天地有盈虚”总结了对友人离世的悲伤之情,并以天地的循环更替来安慰自己,表现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友人生平的回顾和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介轩

正道无委辙,邪蹊多旁通。

周旋一失足,百川不可东。

所以古人介,蚍蜉视三公。

去此日云远,谁能蹑其踪。

伟哉康大夫,仰止柳下翁。

华构揭巨扁,烈烈生清风。

岂比桃李花,森如千丈松。

下焉鞭埃氛,上焉追鸿濛。

愿言坚砥柱,屹向横流冲。

心乎苟勿替,会见收奇功。

形式: 古风

筮仕示张诩

灯下排蓍十八更,神机我祝敢相轻。

一时出处虽当决,半月功名了不争。

世事转头常老病,山田计口废春耕。

儿童与我添香烛,百拜皇穹祝母龄。

形式: 七言律诗

中秋诸友携酒饮白沙时余有徵命将行

江门沽酒款徵车,乡里交情我不疏。

不怕霜风吹客鬓,却怜星月洗溪厨。

惊看七步来长句,直过三更坐老夫。

何处中秋不同赏,明年书劄寄江湖。

形式: 七言律诗

奉寄黄岩使君邝载道柱史答来教也二首(其一)

御史交情白首真,传书况复有严亲。

黄岩逐客遥怜汝,紫水渔竿更恼人。

岁月江湖双鬓短,声名天地一官贫。

相逢他日论何事,次第哦诗百首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