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流如箭月如弓,行尽三湘数夜中。
无那子规知向蜀,一声声似怨春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湘江上夜游时的景象和心情。"江流如箭月如弓",以生动的比喻传达出湘江之水如同射出的箭一般迅疾,以及高悬的明月形状像弓一样优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色,也体现出了诗人急促的心情状态。
"行尽三湘数夜中",表达了诗人连续数夜在湘江上航行,感受着这片水域的深远与悠长。"无那子规知向蜀",这里的"无那子"代指古时善于观察天象的星官,而"规"则是用于测量方向的工具。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才能找到通往蜀地(今四川一带)的道路而感到迷茫。
最后两句"一声声似怨春风",则更深层次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怨"字暗含着对过去某些事物或情感的留恋和不舍,这种感觉随着连绵不断的声音(可以是自然界的声音,比如风声)而生,这声音似乎在诉说着春天里的无尽哀愁。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递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
整首诗以其清新隽永的意境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以及内心复杂而丰富的情感流转。
不详
元和年间(806—820)登进士第,为四川藩镇从事,与白居易、刘禹锡友善,时相赠答。白居易《洪州逢》、刘禹锡《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表达了他们之间情谊。他勤于创作,写诗很多,而传于后世的仅存诗集一卷。其中赠答应酬之作较多,佳句不少。有些诗句感情真挚、动人,为时所传诵
仁杰淫祠废欲无,枯枫老栎两三株。
神乌惯得商人食,飞趁征帆过蠡湖。
已被月知处,斩新风到来。
无人伴幽境,多取木兰栽。
日夜朝宗来万里,共怜江水引蕃心。
若论巴峡愁人处,猿比滩声是好音。
利及生人无更为,落花流水旧城池。
逍遥楼上雕龙字,便是羊公堕泪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