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歌是宋代词人杨泽民的作品《六丑》。诗中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深沉思念。全诗采用了婉转细腻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开篇“叹浓欢易散”表明了词人对于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而“便忍把、恩情抛掷”则显示出一种无奈和割舍。接着,“恁时寸心,惟思生翅翼”展现了词人对于自由飞翔、摆脱束缚的心境。
在“别后踪迹”一句中,词人通过对过往足迹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而“不定如萍泛,暂抛江沔,又留连京国”则描绘了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又表现出对于旧地的不舍。
“芳容料见尤光泽”和“共赏青楼,同游绮陌”两句,通过对美好容颜和共同度过的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对往昔情深的怀念。接着,“皆曾痛怜深惜”一句,则是对这些美好记忆的珍视。
“纵鳞鸿托意,云水犹隔”表明了即便是有心想要传达思念,也被现实的阻隔所困扰。而“兰房深寂。映轻红淡碧”则描绘了一种幽静而美丽的环境氛围。
“翠竹名花底、同燕息”一句,通过对翠竹和名花下与燕共眠的情景描写,传达了词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而“杯盘屡肯留客。见真诚厚爱,意深情极”则展现了一种真挚的友谊和深沉的情感。
最后,“乌纱剪为新冠帻。谁知道、荏苒尘埃带抹,任他倾侧”一句,通过对头饰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于未来命运的无奈与顺应。而“朝云信、且候潮汐。但寸心、未改伊人在,应须近得”则传达了一种对远方情人的思念和等待,以及对于内心不变的情感的坚守。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形象,其情感世界复杂而深沉,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爱情的思索,以及对于现实与理想间矛盾的心境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