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圆妙高人觉已通,便辞归去谩参同。
一篇證道谁能赛,不谓唐僧有此风。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名为《六祖传付偈颂(其九)六祖》。诗中描绘了一位高深莫测的得道之人,他洞察了宇宙真理,毅然决然地辞别尘世,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诗中提到的“一篇證道”,意指这位高人通过自己的修行和领悟,找到了通往真理的道路,这种精神境界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而“不谓唐僧有此风”则是在赞叹这位高人的修为超越了传统的佛教修行者,展现出一种更为超脱世俗、直达本心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高人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追求真理、超越凡俗精神的赞美与敬仰。
不详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道果天成岂可猜,圆光何处更寻台。
性为妙种心为地,况有慈云作雨来。
十数运行天与地,五气生成入无始。
混成惟一数相寻,十一观音生一体。
耳如目,听如视,通身是眼谁能计,观尽十方无巨细。
有时塔上耸人看,妙用无方乃馀事。
貌像虽相似,水中空捉月。
非教亦非禅,使我如何说。
九九八十一,圆明体如日。
岂是空说禅,精魂中扫迹。
立道须当修,九九八十一。
性见与意会,如何体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