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黄仲宣赋山中四章章四句

山中之朝,有溪可瓢。饮我之水,亦逍以遥。

山中之暮,岂不风雨。心与一灯,耿耿千古。

山中之人,耘夫耕民。鲭厥五侯,其如子真。

于疏于蹻,朋来其学。彼恶知兹,山中之乐。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诗人以山中生活自居,描绘一幅宁静恬淡的景象。"山中之朝,有溪可瓢"表明清晨时分,溪水可以汲取,环境清新,生活悠然。"饮我之水,亦逍以遥"则是说诗人饮用这山中的溪水,心情也随之舒畅、自在。

至于夜晚,"山中之暮,岂不风雨"暗示可能会有风雨,但这种自然的变幻并未影响诗人的心境。"心与一灯,耿耿千古"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就像那孤独但坚持亮着的油灯,照亮了岁月的长河。

接下来,"山中之人,耘夫耕民"写出了山中人的生活状态,他们辛勤地耕作,以获得生存所需。"鲭厥五侯,其如子真"可能是在赞美某种高洁的人格或品质,如同古代的圣贤。

"于疏于蹻,朋来其学"则是说山中可能有隐逸之士,他们以教化人、修身养性为业。"彼恶知兹,山中之乐"最后强调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享受和满足,是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山中生活的肯定,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登塔山二首(其一)

橐水潺湲春草芊,相提直上太清边。

芒鞋浥露寒生骨,羽扇迎风香满天。

绝顶未劳百计取,幻形暂就孤团眠。

觉□把酒凌空酌,岩下浮云任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登塔山二首(其二)

一径通天绝世人,闲中扶病远寻真。

小棰日映开朱帐,远树霞交伏碧麟。

晚壑籁传山鬼啸,荒陵燐煽夜军屯。

悟□始觉浮生幻,半查仍疑馀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李允道四言

之子酒所,龙蛇挥扫。清风拂砚,明月视稿。

佳思涌出,傍观惊倒。岂不有学,升之曰造。

形式: 四言诗 押[皓]韵

孟君复仲春来杭相聚三月馀一日必三胥会忽焉告去直叙离怀为四言一首

九年三见,昔疏未亲。一日三见,今也何频。

有来者马,于霅之滨。有柳未絮,时维仲春。

岂无可交,华屋朱轮。接膝握手,岂无他人。

眷焉陋巷,总是累臣。孟献忘势,王翰愿邻。

嗟子之意,孔厚且真。揣我所有,阒无一珍。

英英令节,穆穆良辰。泛彼清涟,出其阇闉。

和风吹衣,芳露滴巾。载听其嘤,载采其辛。

乃馔我鲜,乃酌我醇。我酣子谑,子吟我呻。

我无子阋,子无我颦。厥月三团,百笑弗嗔。

积潦满道,朝炊无薪。系鞍于门,致此嘉宾。

我窥子胸,万卷横陈。目电舌雷,笔圣诗神。

锻以一字,衡之千钧。吉甫史克,蒙庄灵均。

出其下者,诅楚过秦。等而上之,清庙生民。

子踰立年,我登七旬。顾影自怜,发秃肤皴。

衰颜槁悴,老语谵谆。送子此谣,肝胆轮囷。

子之家世,凌烟麒麟。子之爵位,曲逆平津。

我幸未死,山林食贫。两不相忘,云鸿水鳞。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