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山长邱臣敬复淮西田

鄞城公子人中英,天恩教领来国城。

秋霜满区老剑鸣,开口磊落肝胆明。

前年岁丰夏无麦,去年雨足秋无粟。

先生激烈气不平,馆下谁令有饥色。

扬眉掉臂傍无人,义动天子耳目臣。

谁人归我三千里,坐令孔席回阳春。

只今寒士望梁栋,文梓高梧天所用。

诸生食饱待先生,日午杏坛看舞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萨都剌为祝贺山长邱臣敬恢复淮西田地而作,赞美了邱臣敬的才能与品格。首句“鄞城公子人中英”描绘了邱臣敬出众的才智和高尚的人格,如同鄞城中的精英人物。接下来的“天恩教领来国城”表达了对朝廷恩赐的信任,暗示邱臣敬得到了重任。

“秋霜满区老剑鸣”运用了比喻,将邱臣敬比作老剑,即使在秋霜严寒中依然锐利,显示出他的坚定和决断。“开口磊落肝胆明”进一步赞美了他的坦诚和正直。诗中提到的“前年岁丰夏无麦,去年雨足秋无粟”,反映了邱臣敬在困难时期仍能关心民生疾苦,他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跃然纸上。

“馆下谁令有饥色”表达了邱臣敬对饥民的同情和解决之道,“扬眉掉臂傍无人”则描绘了他昂首挺胸、无所畏惧的形象。诗人称其为“义动天子耳目臣”,意味着他的义举感动了皇帝,赢得了尊重。

最后两句“谁人归我三千里,坐令孔席回阳春”寓意深远,邱臣敬的归来使得原本荒凉的地方焕发生机,如同孔子的教化使春天回归。结尾处,“只今寒士望梁栋,文梓高梧天所用”表达了寒士们期待邱臣敬如栋梁般支撑,而“诸生食饱待先生,日午杏坛看舞凤”则描绘出学生们在杏坛上热烈欢迎的场景,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颂邱臣敬的才华、德行和影响力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其敬仰之情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期盼。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补阙歌

钱塘三日风雨急,古铜夜光飞霹雳。

是知神物出人间,犹带吴宫土花碧。

玉桥素练悬银河,支机女儿飞凤梭。

虾须风软乱纤影,春水日晴生潮波。

破窗冷砚留不得,零落江南酒家客。

狂歌索酒仰面歇,误击红筹唾壶裂。

何人进入蓬莱宫,银屏碧幕珠帘重。

此生补阙亦何用,玉龙泻水流芙蓉。

形式: 古风

过淮河有感

淮水清,河水黄,出山偶尔同异乡。

排空卷雪势莫当,随风逐浪庸何伤。

东流入海殊不恶,万里同行有清浊。

形式: 古风

拥炉夜酌嘲张友寄诗谢

张生不好酒,饮酒如饮药。

得酒味濡唇,形影先落魄。

野人饮不辞,饮尽杯中涸。

酒渴向茶烟,松风语幽壑。

芳山道士胡不来,一夜灯花向人落。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送友人之京

霜高木落河始冰,台郎别我之燕京。

朔风迎面飞鸟尽,腊雪打帽鞭马行。

新年捧表拜阙下,春寒诏赐玻瓈觥。

朝官如问小参军,为言卧病丹阳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