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洗旧诰绫作青色鬻将以为缘以绀缯易得之作手卷赋小乐章求好事书其后

吴宫辇路伤行客,茧冰压云凝碧色。

门前新扫染家邻,借人铺设残衣帛。

宫花剪绫连院号,覆取翻看成一道。

织纹宛转敕字新,知是初谁六尺诰。

城霞失彩宫藓病,中与海图上衣领。

改颜倖售缘所遭,褪药玄香洗蓝影。

青绸易得泪承睫,击筑楚歌无故业。

歌残求书好事人,异代倘传诰绫帖。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宫中旧物流转的凄美画卷。首句“吴宫辇路伤行客”,便已奠定了全诗哀婉的基调,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繁华已逝,留下的是行客的伤感与怀念。接着,“茧冰压云凝碧色”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宫中特有的景象,冰霜覆盖,云雾缭绕,一片碧绿,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和环境的冷寂。

“门前新扫染家邻,借人铺设残衣帛。”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宫中物品的流转与再利用,既有生活气息,又蕴含着一种无奈与坚韧。宫花剪绫,连院号,覆取翻看成一道,织纹宛转,敕字新,这些细节描绘了宫中物品的精致与珍贵,同时也暗示了它们背后的故事与价值。

“城霞失彩宫藓病,中与海图上衣领。”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宫中的衰败景象,霞光不再,绿苔蔓延,海图上的衣领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这一切都象征着昔日荣华的消逝与不可逆转的衰败。

“改颜倖售缘所遭,褪药玄香洗蓝影。”这两句写出了旧物的流转与命运的多舛,它们或许曾是某位权贵的珍藏,如今却因各种原因被出售,经历了从辉煌到平凡的过程,但它们的美丽与价值并未因此而减损。

“青绸易得泪承睫,击筑楚歌无故业。”这两句表达了对旧物命运的感慨,青绸虽易得,但承载着泪水与回忆;击筑楚歌,虽是古代的乐曲,却已无处寻觅其原有的事业与意义。

最后,“歌残求书好事人,异代倘传诰绫帖。”诗人希望有人能记录下这些旧物的故事,让它们在不同的时代流传下去,成为历史的见证。整首诗通过对宫中旧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变迁的残酷,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之情。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广惜往日

汉有臣兮龚胜卒,噤不食兮十四日。

今忍饥兮我复渴,道间关兮踰半月。

幸求死兮得死,苟不得兮无术。

凤笙兮龙笛,燕群仙兮日将夕。

风吹衣兮佩萧瑟,骏龙兮寥天,行成兮缘毕。

形式: 古风

雪中方四隐君访宿有诗忆鹿田风雨旧游奉和并呈吴六赞府

金华人北山,空响出静伫。

鹿田在其颠,肺石来风雨。

有客六七人,昔游至其处。

唯我愁不眠,起坐蹴君语。

谓此定何声,百感生离绪。

玩非琴与瑟,复异砧将杵。

醉者呼不应,愁者自为苦。

空棂怯孤衾,展转如巢树。

湿歌散馀悲,以足拊柱础。

尔来又七年,欲至困羁旅。

传闻老桑门,已复蝉蜕去。

入山恶少年,巾钵空其聚。

乃知人世间,何者为客主。

而我同怀人,忽复异处所。

梦中遥相望,各抱不售贾。

有客不同游,亦是同怀者。

地主况有期,舆马不待假。

倘规宿山中,畸人不应舍。

形式: 古风

送袁太初归剡原袁来杭宿传法寺寺在德寿宫北今行路及园即宫旧址

大雷山下鄞江口,石湿落星海涵斗。

莓苔琐窗居鬼神,散发天衣夜行酒。

百年绮语堕凡尘,刘公不还谢公走。

祇今零落三秋霜,犹说先朝人物薮。

道逢袁家美年少,欲挽吴潮归两袖。

自言学出戴君门,又说舒君忘年友。

舒君白头爪尘垢,戴君业成衣露肘。

君来何处觅知音,吊古凄凉无老叟。

出门择语归计餐,顾忌惭皇无不有。

不如归食空江槎,初生淡菜如珠母。

风帆送客来夷洲,白帢青衫谈不朽。

君不见君今宿寺多鄞僧,耆旧能言几人在。

隔墙食柏秋麝过,废石坡陁旧南内。

形式: 古风

杂言送郑主簿炎之官昌化

刘先生,名肩吾,闽中词赋天下无。

当年战艺誇颜色,进士出身两回得。

卢公里人正在朝,相见相逢九官宅。

余时犹弱起慨忼,谓此未足荣其乡。

丈夫事业在简册,要令姓字留耿光。

继闻郑君年最少,人物气象尤堂堂。

白鹿山南介公后,禽蛟两祭狮子王。

梦魂欲见无由据,侧荔芭蕉春复暮。

时移乃尔来霅间,因作广文求主簿。

顾予多病涩语言,面垢毛焦著麻布。

山中乞食城中归,徵诗送赠非所宜。

已闻之戍向昌化,此地人传多畏怕。

龙居嗜燕烟入巢,病甲垂櫩腥雨下。

又闻山鬼吹灯夜,来向人家避官舍。

君持何术径往居此无百忧,便将天雷斧柄塞鬼穴。

巫山铁锁沈龙湫,祇足自乱不得休。

岂知从心致祷动幽隐,使龙无嗜鬼无愁,不知君能致此不。

龙不须酹以酒,鬼不须祭以肉。

秋旗卷雨晓案烟,时向县斋望天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