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木尽改色,孤标绿正繁。
曳云扶劲节,攲石护盘根。
静者宜投迹,高人时避喧。
岁寒松柏共,何必在梁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的山林风光图,通过对草木变色的细致描写,表现了自然界的万象更新。"孤标绿正繁"中的"孤标"指的是竹子,它们在秋天依然郁郁葱葱,保持着自己的绿色,这种生命力令人赞叹。而"曳云扶劲节"则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姿态,仿佛它们在云雾中轻轻摇曳,既表现了竹子的柔美,也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高洁。
"攲石护盘根"更是展示了竹子生长于险峻之地,却依旧坚守自己的立场,不被外界所动摇。这里的"攲"字用得妙,形象地表达了竹子与岩石相依相伴的关系。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引导读者去寻找一处静谧之地,以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静者宜投迹"强调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而"高人时避喧"则提醒我们在喧嚣纷扰中应当像那些高洁的人物一样,懂得选择适当的时候抽身而退。
最后两句"岁寒松柏共,何必在梁园"通过对比常绿的松柏与特定地点(梁园)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时节和空间限制的生命哲学。即使是在严寒的季节里,只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就没有必要局限于某一个地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命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白发归来一笑同,旧游长忆鲁山东。
松楸地接螺江上,兄弟名联雁塔中。
问舍蜗牛聊老□,□书虿尾不忧穷。
清芬千古无遗恨,空使馀哀入暮风。
弱冠声名翰墨场,一官小试活人方。
二王宾客推清介,半刺规模与善良。
可但仁风薰晋鄙,犹怜奇节老阌乡。
康宁寿考犹馀事,兰玉阶亭久更芳。
风掠游云露远山,长藤竟欲与君攀。
花神解作琼瑶报,野老心如铁石顽。
千树暗春难比富,一枝照眼未应悭。
不须更作含羞态,唤取张卢来共闲。
始讶生儿异,那知有母贤。
客无三至感,家独一经传。
恨锁鱼机帐,悲缠马鬣阡。
他年陈五鼎,清昼下云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