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谒怡然上人因成短篇皆书即时事

行穿六松阴,鸟语逢人寂。

林僧洗山钵,正了寒堂食。

揖我喜满颜,吟窗半轩辟。

凤凰不无情,天外送佳色。

春风动花雨,枝上或涓滴。

羡师得安住,我亦有闲适。

出门懒鞍马,把袂步幽石。

石尽浮泥深,恰恰露双屐。

临别心徘徊,野店更一息。

形式: 古风

翻译

穿过六棵松树的阴凉,鸟儿的叫声在寂静中相遇。
山中的僧人洗净了山里的饭碗,正准备在寒冷的堂屋里进餐。
他向我行礼,满面笑容,推开半边窗户,让我欣赏窗外景色。
凤凰并非无情,从天外带来美好的色彩。
春风吹动着花瓣上的雨滴,偶尔落在枝头。
我羡慕法师能在此安居,也感到一种闲适自在。
出门时懒得骑马,挽着衣袖漫步在幽静的石头路上。
石头下是厚厚的淤泥,我的木屐刚刚露出一点。
临别之际,心中依依不舍,我们在野外小店稍作停留。

注释

松阴:松树下的阴凉。
寂:寂静。
山钵:僧人的饭碗。
寒堂:寒冷的堂屋。
凤凰:象征吉祥的神鸟。
闲适:悠闲舒适的心情。
懒:懒得做。
屐:木屐。
徘徊:犹豫不决,依依不舍。
野店:乡村小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入山拜会怡然上人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禅意。首句"行穿六松阴",以六松为背景,展现出山中清幽的环境。接着,"鸟语逢人寂",通过鸟鸣反衬出山中的寂静,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林僧洗山钵,正了寒堂食",描绘了僧人在山中简单的生活,洗碗进食,生活节奏悠然自得。"揖我喜满颜",上人见到诗人来访,面带喜悦,诗人也感到欣喜,两人心意相通。

"吟窗半轩辟",诗人被邀请到窗边坐下,一同吟诗,气氛轻松愉快。"凤凰不无情,天外送佳色",以凤凰比喻怡然上人的高雅风姿和美好的精神境界,表达了诗人的赞美之情。

"春风动花雨,枝上或涓滴",春天的景象生动活泼,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愉悦。"羡师得安住,我亦有闲适",诗人羡慕上人的宁静生活,也体验到了片刻的闲适。

最后,诗人"出门懒鞍马,把袂步幽石",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不愿离开。"石尽浮泥深,恰恰露双屐",细致描绘了行走的场景,鞋子沾满了泥土,形象生动。"临别心徘徊,野店更一息",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决定在野店稍作停留再行离去。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怡然上人的敬仰,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六夜与宗哲纯甫玩月

结客城东楼,明月初出海。

渐如水精盘,天宇无寸霭。

清光如何买,厥价珠百琲。

中秋一夕过,已觉人意改。

冰轮纵迟迟,此夜复谁待。

老蟾益自张,吐辉增十倍。

把酒共月语,世态何足罪。

自有昭昭晖,千古万古在。

形式: 古风

上知府张少卿

邦君今刺史,光禄古名卿。

况是三台后,仍兼二事荣。

才猷希世出,议论一时倾。

文燄长千丈,诗锋锐五兵。

量形沧海狭,气与素秋横。

官路紫朱竞,公心绂冕轻。

金华推美郡,铜虎惬专城。

半岁开尊府,休风变细氓。

堂阴空昼讼,桑野劝春耕。

每布诏条暇,间携宾从行。

江山寻胜地,笳鼓拥游旌。

好景樽前挹,新篇席次成。

双溪兹壮观,八咏昔虚声。

治状称尤异,宸衷眷直清。

势应非久次,代岂俟终更。

卓马朝将近,元龟德素明。

丰功增阀阅,旧物取钧衡。

属吏谁堪恤,孤踪此最平。

下科逾十稔,薄况甚三生。

尚壮羞乾没,虽驽愿使令。

斯辰如贲饰,吾道定蒙亨。

辄取盐车吭,聊逢伯乐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上知郡都官

列郡二千石,所理我与共。

临淮守最贤,万口交一颂。

彼邦困飞蝗,我境欲集凤。

彼民粒不充,我黍地无空。

严乎如秋霜,巨猾弗得纵。

断乎如蓍龟,吏法不敢弄。

铃斋昼观书,朱轓春劝种。

明堂购众材,我公实梁栋。

行吐胸中奇,勋名光有宋。

贱生何为者,碌碌备僚从。

天幸所与薄,半岁侍羁鞚。

燕雀势力小,鹅雁食口众。

贫贱两虽甘,沥恳辄披控。

朝廷重为邑,外台荐方用。

岂惟进寸蹠,抑可利微俸。

私心觊公举,如昔望郡贡。

媒衒士所丑,未罪已自讼。

公如飞一章,举族免饥冻。

形式: 古风

与任道及顺久二师赋小阁见月

醉领玉川子,夜入支公院。

危阁邀共登,身在霜空半。

缺月穿云来,尘区未应见。

长飙荡寸霭,天宇痕无线。

坐久吹青灯,寒光可对面。

飘飖释苑秀,洒落儒林彦。

相爱忧清景,险语写幽玩。

野令才素悭,斗为吟毫健。

诗成万象索,孤影转楼殿。

游屦绝出门,高僧应作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