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清远所作的《颂古六十二首》中的第四十三首,以“奉君三顿曲周遮,屈辱云门老作家”开篇,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奉君三顿曲周遮”,描绘了古代文人在宫廷中为君主服务的情景,他们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为君王表演,以此获得赏识和恩赐。这里的“曲周遮”可能指的是宫廷中的乐舞表演,充满了礼仪和规矩,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礼乐文化的尊崇与追求。
“屈辱云门老作家”,则揭示了古代文人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命运。云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舞形式,常用于宫廷祭祀或庆典。这里用“屈辱”一词,表达了文人在宫廷中可能遭受的不公待遇和内心的压力,以及他们在复杂宫廷政治中的无奈与挣扎。
接下来,“渡水穿云五湖客,欲将何物当生涯”,诗人将笔触转向了更广阔的自然景象,用“渡水穿云”描绘了文人游历四方、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五湖,泛指江南地区的湖泊,象征着文人的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美的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文人面对人生无常,试图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找心灵寄托和生命的意义,却难以找到确切的答案,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反映了他们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