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六十二首(其四十五)

杨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头人。

一声残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杨子江边的春景与离别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杨柳、杨花和笛声所营造的凄美氛围。首句“杨子江头杨柳春”直接点明地点与季节,杨柳在春天的江畔摇曳生姿,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接着,“杨花愁杀渡头人”一句,将杨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色彩,暗示着离别的愁绪弥漫在空气中,让渡江的人们感到格外沉重。最后,“一声残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则通过笛声的悠扬与夜晚的寂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伤。笛声似乎在诉说着不舍与无奈,而“君向潇湘我向秦”的分别,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极致。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巧妙结合,深刻地揭示了离别之痛,让人感受到古人的细腻情感与深沉思绪。

收录诗词(316)

释清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六十二首(其四十六)

数目分明举即难,衲僧无不胆毛寒。

须知更有壶中路,但向须弥顶外看。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四十七)

万象之中独露身,一回相见一回嗔。

东西南北吾皇化,莫向江头苦问津。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四十八)

鳌山成道足人传,莫是从前话不圆。

赖有玄沙知始末,遍身红烂在渔船。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四十九)

老大宗师没巴鼻,养狗之缘太儿戏。

夺牌禅客如到来,铅刀争及吹毛利。

形式: 偈颂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