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难和个人命运的感慨。"正匈奴未灭,战死沙场,死亦安便",开篇即揭示出壮志未酬、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击楫渡江去",暗指东晋祖逖中流击楫的故事,象征着抗敌的决心和勇气。
"那知义旗甫举,罹祸剧堪怜",转折表达了对起义之初遭遇不幸的悲愤,暗示了改革或革命初期的挫折。"国法难伸,奇冤虽雪,应憾重泉",表达了对公正无法实现的无奈,以及冤屈虽得昭雪但仍心有不甘。
"愁煎。怕追念,把旧影前尘,反复诗篇",诗人通过阅读旧作,回忆过往,情感深沉。"急管哀弦"形容心中悲痛如同音乐中的凄凉旋律。"况复平生隐恨,未了海棠缘",海棠常寓意美好而短暂,此处可能暗示个人未竟的愿望或遗憾。
最后两句"料碧血长埋,千年定化啼杜鹃",以杜鹃鸟的哀鸣象征诗人对亡者的哀思和对未来的忧虑,寄寓了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激昂,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