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中丞秦公

天崩地陷,革我洪图。孰敢争之,维时醇儒。

祈复明辟,义在捐躯。猛虎垂涎,遂捋其须。

骊龙不睡,乃探其珠。身赴沙漠,名振九区。

形式: 四言诗 押[虞]韵

翻译

天地巨变,打乱我宏大蓝图。谁人敢挑战,唯有那时的贤良学者。
恳求再次开启清明统治,大义所在,不惜牺牲自我。勇猛的老虎垂涎欲滴,竟去触碰它的胡须。
深藏不露的骊龙未曾沉睡,我们去寻找它的宝珠。我投身于荒漠之中,名声震动四方。

注释

天崩地陷:形容天地的巨大变动,比喻社会剧变。
革我洪图:改变我原有的宏大规划或理想。
维时醇儒:指当时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
祈复明辟:恳求恢复清明开明的治理。
猛虎垂涎:比喻强大的对手有贪婪之心。
捋其须:挑衅或冒险的行为,这里指挑战对方。
骊龙不睡:比喻深藏不露的强者。
探其珠:寻找对方的弱点或宝贵资源。
身赴沙漠:形容处境艰难,投身艰苦环境。
名振九区:名声传遍各个地区,极言声名远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忠臣形象。"天崩地陷,革我洪图"象征着国家遭遇的巨大变故,而"孰敢争之,维时醇儒"则点出只有这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敢于站出来抗争。他决心"祈复明辟,义在捐躯",为了恢复清明政治,不惜牺牲自己。"猛虎垂涎,遂捋其须"以猛虎比喻权奸,表达他对邪恶势力的无畏挑战。"骊龙不睡,乃探其珠"借骊龙寓言,表明他愿意深入险境,夺取关键的改革机会。最后两句"身赴沙漠,名振九区",形象地写出他不顾个人安危,前往偏远之地推行变革,其英勇事迹广为流传。整体上,这是一首赞美忠贞与勇气的挽歌,体现了宋朝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14)

《靖康小雅》作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提举京城四壁守禦刘公

有赫刘公,心在王室。气吞强敌,忠贯日月。

九鼎既沦,四溟荡潏。公如山岳,万仞屹屹。

富贵莫诱,威武莫屈。仗节而死,无愧委质。

形式: 四言诗

伊尹定归商社稷,霍光终作汉臣邻。

形式: 押[真]韵

送钤辖馆使王公

再任坤维报政成,紫泥恩诏下神京。

摇鞭有客添归兴,折柳何人不怆情。

杜宇江山经鸟道,海棠池馆忆龟城。

尊前执手难收泪,投分从来比弟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中隐堂二首(其二)

问舍知君困欲还,才高那得卧南山。

由来甘井人争汲,却恐心闲身未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