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旧日相知尽,深居独一身。
闭门空有雪,看竹永无人。
每许前山隐,曾怜陋巷贫。
题诗今尚在,暂为拂流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旧日相知尽,深居独一身"表达了诗人与世间的切割和孤独自守。"闭门空有雪,看竹永无人"则是对这种隐居生活的生动描绘,雪花飘落,竹影摇曳,只有大自然的宁静伴随,而没有人迹。
"每许前山隐,曾怜陋巷贫"诗人回忆起往昔与朋友相知时的隐逸之乐,以及曾经对贫困小巷中的朋友产生过的同情。这种怀旧之情,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温暖和对友情的珍视。
"题诗今尚在,暂为拂流尘"则表明诗人虽然身处隐居之地,但通过留下的诗篇,可以暂时抹去世俗尘埃,与外界保持一丝联系。同时,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的方式。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不详
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为郎头已白,迹向市朝稀。
移病居荒宅,安贫著败衣。
野园随客醉,雪寺伴僧归。
自说东峰下,松萝满故扉。
闻蝉昼眠后,欹枕对蓬蒿。
羸病懒寻戴,田园方咏陶。
傍檐虫挂静,出树蝶飞高。
惆怅临清镜,思君见鬓毛。
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
柴门客去残阳在,药圃虫喧秋雨频。
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
深山兰若何时到,羡与闲云作四邻。
渐向浮生老,前期竟若何。
独身居处静,永夜坐时多。
厌逐青林客,休吟白雪歌。
支公有遗寺,重与谢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