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

行立与坐卧,中怀澹无营。

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

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选择在松树下坐禅,偶尔也会漫步于池塘之畔。这一切活动中,无论是行走、站立还是坐卧,诗人的内心都保持着一份宁静无为,没有世俗的欲望和牵绊。

“不觉流年过”表明时间在诗人眼里已经失去了它的重量,他不再计较岁月的流逝。相应地,“亦任白发生”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顺其自然态度,包括头发变白这一生理过程。

“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则是说诗人不在乎世俗的评价,他能够自在地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悠闲。这两句强调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态度和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诗人的这种生活态度和心境,是中国古代文人常常倾诉的一种理想状态,体现了道家“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以及儒家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咏怀

昔为凤阁郎,今为二千石。

自觉不如今,人言不如昔。

昔虽居近密,终日多忧惕。

有诗不敢吟,有酒不敢吃。

今虽在疏远,竟岁无牵役。

饱食坐终朝,长歌醉通夕。

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先务身安闲,次要心欢适。

事有得而失,物有损而益。

所以见道人,观心不观迹。

形式: 古风

咏怀

高人乐丘园,中人慕官职。

一事尚难成,两途安可得。

遑遑干世者,多苦时命塞。

亦有爱闲人,又为穷饿逼。

我今幸双遂,禄仕兼游息。

未尝羡荣华,不省劳心力。

妻孥与婢仆,亦免愁衣食。

所以吾一家,面无忧喜色。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咏怀

我知世无幻,了无干世意。

世知我无堪,亦无责我事。

由兹两相忘,因得长自遂。

自遂意何如,闲官在闲地。

闲地唯东都,东都少名利。

闲官是宾客,宾客无牵累。

嵇康日日懒,毕卓时时醉。

酒肆夜深归,僧房日高睡。

形安不劳苦,神泰无忧畏。

从官三十年,无如今气味。

鸿虽脱罗弋,鹤尚居禄位。

唯此未忘怀,有时犹内愧。

形式: 古风

咏怀

冉牛与颜渊,卞和与马迁。

或罹天六极,或被人刑残。

顾我信为幸,百骸且完全。

五十不为夭,吾今欠数年。

知分心自足,委顺身常安。

故虽穷退日,而无戚戚颜。

昔有荣先生,从事于其间。

今我不量力,举心欲攀援。

穷通不由己,欢戚不由天。

命即无奈何,心可使泰然。

且务由己者,省躬谅非难。

勿问由天者,天高难与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