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师垣赐御书一德格天之阁牌并镀金器皿青罗凉伞从人紫罗衫镀金腰带仪物等四首(其一)

炎精光复论元功,事业伊周信比踪。

许国一心明贯日,存孤高节凛经冬。

甲区地势罗千雉,奎画天门跳六龙。

自古至诚参化育,济时行道本中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热烈的精神重新论述元勋的功绩,事业如同周公伊尹确实可比
他一心为国家,光明照耀如日,坚守孤忠,节操高洁如冬日严寒
甲区的地势如千只雉鸟排列,奎星的图案象征天门,六条龙腾跃其中
自古以来,最真诚的行为参与天地化育,救济时世,遵循中庸之道

注释

炎精:热烈的精神。
光复:恢复。
论元功:论述重要的功劳。
伊周:周公和伊尹,古代贤臣。
信比踪:确实可比。
许国:献身国家。
明贯日:光明照耀如日。
存孤:坚守孤忠。
高节:高尚的节操。
凛经冬:如冬日严寒。
甲区地势:地势如甲区。
罗千雉:排列如千只雉鸟。
奎画天门:奎星图案象征天门。
跳六龙:六条龙腾跃。
自古至诚:自古以来最真诚。
参化育:参与天地化育。
济时:救济时世。
行道:遵循道路。
中庸:中庸之道。

鉴赏

这是一首颇具古典韵味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君主及国家事业的赞美与祝福。开篇“炎精光复论元功”,这里的“炎精”指的是太阳或火的精华,“光复”则意味着光明的恢复,而“论元功”是讨论初创之功,暗示了一种新旧交替、事业重启的情景。紧接着,“事业伊周信比踪”,“伊周”往往指的是古代圣王尧舜时代,即通过对远古圣明君主的赞颂来映射当前君主的事业,表达了对其治国理念的认同和期许。

接着,“许国一心明贯日”,这里的“许国”可能指的是国家的允诺或承诺,“一心”则是统一的心意,“明贯日”意味着光明遍布如同白昼。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强调了君主治理国家应有的明辨和公正,以及这种统一心向所带来的国泰民安。

“存孤高节凛经冬”,这句话则描绘了一种坚守节操、不畏艰难的境界。其中“存孤”可能指的是保存或维护孤独的品格,“高节”则是高洁的节操,“凛经冬”形象地描述了寒冷如同严冬,暗喻着坚守原则即使在困苦之中。

诗歌的后半部分“甲区地势罗千雉”,这里的“甲区”可能指的是疆域或土地,“地势”是指地理位置,“罗千雉”则形容了山川如织,雄伟壮丽。紧接着,“奎画天门跳六龙”,这里的“奎画”意味着神妙的设计,“天门”可能是指天空或天际,而“跳六龙”则是古代常用来描述云气变化、祥瑞出现的情景,象征着权力与威严。

最后两句“自古至诚参化育,济时行道本中庸”,诗人通过这种表述,强调了君主治理国家应有的至诚和化育众生之德,以及在变革时代中坚守道德原则的重要性。整首诗歌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更是对君主及朝廷政策的一种颂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崇高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送许子礼漕湖南

为郎端有望,漕务复需能。

湖外频无岁,汉傍连有兴。

足兵先一饱,化俗迟三登。

时到湘西寺,高台得暂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送贺子忱漕闽

上蔡旧名士,中台令望郎。

行驰封传宠,路向七闽长。

山水闻清远,官曹试暇皇。

遥怜荔枝熟,虚馆进风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赵公望入蜀

异世黄叔度,宗支刘辟疆。

相看不觉厌,此别讵能忘。

四海兵戈满,山川道路长。

去留无上策,分手鬓毛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赵郎二首(其二)

乱离何处托浮生,羡子今为剑外行。

异县频年多送远,中原何日见承平。

云开垄首河山迥,月出巴江阁道横。

此别相逢定何许,各须努力待时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