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以拙诗戏调张籍不知作者已盈轴矣辄和两韵(其一)

展也虞朝庶绩熙,合修厥贡暨熊狸。

兕容于野虽非地,豹泽其文似识时。

毛革正须供有用,血牙安事杀为嬉。

国侨惠政人谁犯,虎听多应谢子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虞朝繁荣众多功绩显,联合进献贡品包括熊和狸。
野牛虽放任但非失序,豹纹之美仿佛懂得时势。
兽皮和皮革应有实际用途,獠牙怎能滥杀取乐。
国侨推行仁政无人冒犯,老虎听闻你的恩德会致谢,可能指的是剥下你的皮。

注释

虞朝:古代的一个朝代。
庶绩:众多功绩。
贡:进献给君主的礼物。
熊狸:指熊和狸,古代常作为贡品。
兕容于野:野牛在野外自由生活。
豹泽:豹子身上的斑纹。
血牙:指猛兽的獠牙。
国侨:古代人物,可能指有仁政之名的人物。
虎听:比喻君主或权威者的倾听。
子皮:这里可能指代诗人的皮,表示敬意或讽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题目为《比以拙诗戏调张籍不知作者已盈轴矣辄和两韵(其一)》。诗中,作者以虞朝盛世为背景,描述了朝廷接受各地的贡品,如熊狸等珍禽异兽。他指出,这些动物虽然在野外可能显得威猛,但献上的是它们的皮毛和象征性的贡品,并非为了猎杀取乐。诗人强调了合理利用资源和仁政的重要性,提到国侨般的惠政使得人们不会轻易侵犯,而老虎的皮毛也只是作为纪念,而非用于娱乐。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体现了对社会和谐与资源管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351)

郑清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字:德源
  •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176—1251

相关古诗词

东归越上

急雨先声入芰荷,傍船鱼跃弄新波。

东西黑白投林鸟,高下青黄异亩禾。

村竖相呼骑犊背,小舟斜舣问渔蓑。

秋来物物供吟笔,不着黄秦可若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正月六日早行松山道

五更河鼓尚横陈,小立晨光渐可人。

日出野鸡犹唱晓,雪晴山鸟竞呼春。

溪筠拂袖霜花落,石路支筇藓迹新。

惭愧明朝江国近,买鱼沽酒祓征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再和村边解嘲(其二)

暖足番君老更便,摩挲笑问阿婆年。

聊吟夜月移花影,肯向春风逐柳绵。

自有散花居丈室,何妨姹女共壶天。

铅华列屋诸君事,乞与寒梅了世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和村边解嘲(其一)

闲身惟向静中便,莫景侵寻绛县年。

失解真精昏默默,且观玄牝息绵绵。

温柔乡里谁能老,冷澹生涯别有天。

笑抚脚婆为法喜,漆园何必问经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